http://www.cwbgj.com/advance/ueditor/php/upload/20150116/14213736065255.jpg
庞麦郎,你为什么要接受采访?
先讲个自己的经历。高三时参加某社会广泛关注的大型考试,从考场出来先在路边等车,记者就凑上来问我今年题目难不难,我说就那样吧。这含糊的回答明显不是记者想要的答案,她让我具体说说,我刚好没事,就开始细讲,说文科很简单,没有怪题,比较基础,还举了几道题,但又吐槽理科好难,来不及做,好多看不懂,简直要做哭了。
回家后看到电视上播我的采访,对着镜头说"很简单,没有怪题,比较基础"后面吐槽理科难的部分被删了。那新闻播了两天两夜,从当天晚新闻播到第二天早新闻午新闻,一次次重播,从电视播到收音机。然后我就被认识的同学问候了个遍"你真认为很简单么?""秀优越的傻屌。""你不知道装逼遭雷劈吗?"
后来考试如我意料之中的没通过,一个在镜头前说题很简单的人挂了,很值得嘲讽吧,如果主人公不是我的话,这的确很好笑。
我因此病了一场,整个高三几乎都拖着病度过,从此很讨厌那些具有引导性的东西,特别是记者的报道。我想我大概知道那是怎么做出来的了。后来想想也不怨记者,她把考试题目描述的很简单对她应该也没什么出好处,可能是因为节目时间限制,可能是由于我后面说得太口语化不适合放上电视。这只能怨我话多,知道记者不是理中客,那见到记者应赶紧躲起来才是。
那篇惊惶庞麦郎,写得很过瘾。但我并不喜欢,甚至觉得恶心。庞麦郎把记者带入自己的生活,把自己隐私的一面给她看,甚至和她一起去唱歌。不管出于什么目的,他是把记者当朋友的,至少也认可了记者。但记者明显没有认可他,在笔下极尽嘲讽,我几乎能想象到庞麦郎看到那篇刻薄的报导会有什么样的心情。
写人物采访能做到完全中立全面吗?并不能,人总会或多或少夹杂些私货,再加上外部环境的种种原因,的确很难做到完全理智客观中立。甚至带些主观倾向的文章更是大众喜闻乐见的。完全理中客,记者做不到,没必要过多苛责记者。但既然知道是这样,就应该明白,作为一名受访者,没有充分准备或把握,没有信心主导这次采访,那就不要接受。蛤蛤和华莱士那样谈笑风生的高手过招是很难做到的。惹不起还躲不起吗?平时见到记者赶紧躲一躲,就没什么事了。
来源网络:乘桴
http://www.cwbgj.com/advance/ueditor/php/upload/20150116/14213704057716.jpg
http://blog.renren.com/blog/392095656/943827015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