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二十年,青春有串不老的声音

(2014-12-25 14:47:50)

http://www.cwbgj.com/advance/ueditor/php/upload/20141225/14194900363780.jpg

二十年,青春有串不老的声音

文/苏听风去听风

 

手机最近一直在不断地提示着内存不足,为了快速的缓解这一困扰,想到的方法就是卸载手机软件了,一轮忙活之后,看到蜻蜓FM,就实在下不手,于是把微博给卸载了。之所以对这个蜻蜓FM下不了手,是因为它对我来说并非是一个软件,而是有关广播的成长记忆。

 

01

二十年前,六岁的我,没有太多朋友,不喜欢出去玩。像我当老师的爸爸一样,时常喜欢一个人呆着,他从不指望我变成一个活泼处处需要讨人喜欢的小孩,在我们二个人呆在一起的时间里,他也不常跟我说话,在我们身边的却有一个整天“说个没完“的朋友,像砖头一样大小的一台老式的收音机。

 

每天晚上的小喇叭,听孙进修爷爷讲故事。想象着有一天一定要买好多好多的小人书,而在那个年代,生活在农村的我们,花上几块钱去买一本书都是一件奢侈的事。后来,也开始懂得,为什么爸爸每天会跟我一起来听儿童故事了,他是为了弥补没有太多钱去买小人书的遗憾。

 

除了听小喇叭之外,记得在每个暑假的中午,都会有专门的评书时间,在没有看四大名著的书之前,我已在广播里听完这些传世之作。特别是《红楼梦》,尽管从没有记清楚过里面的人物关系,但每当听着里面念诗的时候,都嚷着要爸爸拿笔记下来。除这听这些传世名作之外,每天晚上听单田芳讲的《白眉大侠》《隋唐演义》及刘兰芳的《岳飞传》《杨家将》等,有时候的晚上,爸爸会提着收音机,带着我去外面的晒谷场守夜,我时常害怕,爸爸就会说,不要怕,要像评书里的英雄一样,做个有正气的好人,就没什么好怕的了。然后我们会在漆黑晒谷场上,对着满着星星,听着广播里说今天播音到此结束。

 

这所有能记起的,就是那个“砖头“收音机积累的。

 

02

十五前年,叛逆与成长并进,不爱到处玩的小姑娘依然不爱热闹的去交朋友。却又十分地想表达自己的想法。

 

家里的“砖头”收音机已光荣退休,爸爸几乎是省吃俭用的去买了个多波段收音机,收到的台再也不止是只能听小喇叭和评书的节目了。随着学业的增长,也已不能每天都听广播了,好歹星期天的下午还有空足的时间自由支配的。每当这个时候,我就会找一个安静的角落来听一个不知道叫什么台的《快乐星期天》广播,依晰记得主播叫王哲,一个阳光热情的大哥,他会在节目里讲些笑话,放点快乐的歌,最重要的这个节目有一个特别的环节,就是交笔友,写信给他,然后他会在里面念出你的地址,就会有其它的小伙伴跟跟你交流了。

 

这对我一个不爱当面各种聊天寒暄的小孩来说,真是快乐极了,是的,我也在哪里交了一个笔友,我知道她长什么样,我也从来没有想去要去见她。却会在每个月写两封信给她,然 后等着回信,有时候,我们的通信是牛头不对马嘴的,各说各的事。尽管如此,却乐此不疲。

 

最默契的时候,应该要数一起聊《快乐星期天》这个节目,或是我们的声音机长什么样,常听什么频率,然后会想象王哲应该很丑,不然声音怎么会那么好听,上帝是公平的嘛,怎能给他好的声音和好的面相呢?后来,我们第一次在写信时谈到理想时,我想我们是不约而同地有样的想法:长大当一个广播人。

 

后来,王哲不见了,笔友也不见了。

却总记得那写着同一个梦想的两张纸曾飞越千山万水。

 

 

03

十年前,青春的气息扑面而来,除了每天的读书升学之外,还有一种念头也在暗暗涌动,那就是心里渴望却不敢提及的爱情。

 

那时候,有一档红遍湖北的广播节目,楚天广播电台的《吉祥鸟》。一男一女主持,每天中午播出,主要是给恋爱中的男女,或是有需要表白的人服务。你写一封信给某人,但你并不想自己亲自送给他,就可以寄到这个节目,然如果男的写给女的,就由男主播来念,反之,由女的来念,还可以点一首歌给对方。节目组会把念的信录成卡带寄给对方。

 

当时觉得这个广播节目给这些忠情的少年,怀春的少女听再适合不过了。读到深情处,主播们似乎化身为写信的男男女女,在电波里,依然能感受到那份甜蜜甚或是相思。在我听这个节目的几年里,里面所表达的几乎都是美好的能值得让人信任的爱情故事,他们回忆初见的美好,相处的甜蜜,分别的相思。字字句句都真情实意,让一个豆蔻年华的少女从哪时就开始坚定地相信爱情是值得追求和期待的。

 

一个好的广播节目,是可以奠定一个人的人生观的。

十年后的现 在,它仍未动摇。

 

04

五年前,发现生活变的复杂,世界不像自己想象的那么美好,开始纠结疼痛。

 

时常失眠,整夜整夜地看书,试图在先贤的笔下找到解除困惑的答案。有一些不看书的凌晨,会习惯地听收音机,认识了一个人,叫青音。听的那个节目叫《千里共良宵》。

 

她会在每一个凌晨准时地出现,然后温柔地说:我是青音,你是哪位呢?你今天过的好吗?每一次听到这样的问候,就觉得这世界格外的安静,黑夜仿佛也不再漫长,那种被陪伴的安全感由然而生。她也常回复别人的困惑,有关学习的,爱情的,生活的,工作的,最让我喜欢的是她从来不讲道理。她时常讲自己的经历,比如,她是如何进入自己热爱的广播工作的,比如,她是如何从一个敏感的胆小的女子变得自信而坚定的。她不会教导你你一定得如何如何去生活,而是让你感受去找到自己的要走的路。

 

记得她常在节目里说,学心理学和做夜间节目让她学会一件事,那就是和自己和解。听到这个词,我也瞬间地明白:我所有的那些失眠和纠结,都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世界是否美好,人心是否恒古,那也都是我自己跟自己过不去的投射。

 

青春从五前年直到现在给我的,不仅是深夜的陪伴,还是温暖的治愈。

 

05

二年前,我来到深圳,一个有着几千万人口的大城市,处处车水马龙,熙熙攘攘。

 

快节奏的生活和工作使得我并没有太多时间来听收音机了,然每天上下班的“翻山越岭”的路途实在让人难耐,在一次偶尔的机会,听到一个声音说:我叫李峙,木子李,山寺峙。你现在听 到的节目是“李峙的不老歌”。这感觉甚是接地气,想着,就他了。

 

于是就着每天下班的路上,有李峙跟我一起挤着上不上去,出不来的龙华线。听着他有时候并不标准的普通话播着来路不明的老掉牙的歌。他在播歌的时候,也会偶尔说起初去北京的时光,和我在初来深圳一样“狼狈”,住的老远,坐老久的坐去上班,回来的路上往往总是灯光昏暗,没有什么朋友,独自去遍帝都所有闻名的地方,像就我一个人去了深圳所谓的必去之地,就算迷了一次又一次地路。

 

曾想一档音乐节目实在好做,播一些不咸不淡的歌,说一些不痛不痒的话即可。可是他没有,因为这是他的理想。

一首歌,死去活来找到无数个版本,然后 告诉大家哪个版本他觉得最好听,一首歌,有时候会把歌词一字一句地读给你听,告诉你,一首歌,不光要认识歌者,还要认识词者。这样的较真与专注时常让我在人满为患的地铁上有想哭的冲动,我曾有过放弃在这个城市生活的冲动,觉得一切太难了,可是,每天上班路上听他在广播里说他在北京的经历和曾经的理想的时候,就会燃起前进的斗志。

 

时到如今,我仍会听李峙的不老歌,我知道他早就实现了他的梦想,他再也不用坐几个小时的车去上 班,交了 很多朋友,他的节目总在收到排行榜的前列。我也不再需要挤着上不去下不来的地铁上班,也不会再想放弃这个城市的生活。我们仿佛都实现了自己的理想。

 

这一切,都由电波连接。

 

 来源邀稿:苏听风去听风 


http://www.cwbgj.com/advance/ueditor/php/upload/20141225/14194866791129.jp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