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changweibo.com/ueditor/php/upload/20141015/14133363342903.jpeg
做一个人,你得有个人样
文/何日君回来
真有这样的人,三十岁的这样的人还不少,逻辑特别奇怪,比如我们两一块出去吃饭吧,我没工作,那得你买单,天经地义。或者我要生孩子结婚了吧,我自己跑过去跟你说“我礼物都挑好了,你得给我买。这样吧,我结婚,你回不来,我把账号给你,你直接打钱给我。”人家谁欠你的啊,还要脸不要脸呢??同理的思路还包括,谁谁谁这么有钱,他就是不帮我一把。。。。
注意,这里面的你和我不是男女朋友关系!!!!注意,世界上除了这种关系之外的任何关系,都不是这么回事!!!!!
中国人说“人情往来”,落脚点其实是“往来”,有去有回,当然我不提倡一毛对一毛算的,太拘束,也太伤感情,在经济悬殊的情境下,有时候难免有人多付出一些,有人少付出一些,最起码少付出的人不应该有“天经地义”的姿态,凭什么人家的多付出是应该的??欠你的??
做人不该有一种“占小便宜”的心理,缺钱,顶多是买不起的老子不买,用不起的老子不用,顶多只是这样子,天天想着法子从别人那里下里下作抠一点过去算怎么回事????
人与人之间的金钱关系其实很简单,两杯咖啡,一个下午,咖啡的钱各自支付,那个下午却是因为我欣赏你,愿意浪费在你身上的时间,这时间也是需要成本的。
还有一种人,特别看不到人家好。甚至达到了“人家好=他自己不好”这种荒唐的地步。
网上已婚和未婚女性对掐就是典型,对于已婚的来说,剩女们孤老终身简直是最动听的甜言蜜语,对于剩女来说,已婚的遭遇小三比春药还让人兴奋。问题是黄脸婆跟孤寡真的有分别吗???
还有骂有钱人的,还有人认为但凡是嫁了有钱人的女人全部是不得好死的。
呀,真是扑面而来的LOSER气质。
这是人的常态,比如少年时代,考试没及格,心情坏极了,这时候看到同桌也没及格,心情忽然豁然开朗。
人的卑劣性谁也形容不精确,只能自个儿贴着自己心口问。
还有一种虚荣得不可思议的人。
很多人都是靠一点儿优越感活下去的,这我们得承认,因为活着真是太难了。
我支持人的虚荣,只要你不要弄得你自己下不了台,比如根本没钱还要讲面子这种。
有时候人坦率一点不是坏事,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不会累得慌。
还有总把人想坏的人,喏喏,最典型的例子在眼前,比如我。
我有天去买酸奶,我总感觉那个售货员一直对我翻白眼,我当时就气死了,发誓下次再也不去了。后来无意中又去了一次,赫然发现售货员的眼睛是有残疾的,根本不是我从前曲解的那样。
这种人的敏感是没办法了,娘肚子带来也罢,还是多年环境影响也罢,只能自己调整了。
还有哭穷诉苦型,这种的恐怖指数也吓死人了。我也常常如此反复,最近才想明白了。
看一本书,以前老上海的豪门小姐,忘了谁了,文革中被整的要死,后来被记者采访的时候,她只淡淡的说一句,不习惯诉苦。这是大家风范,也是一种气质,也是一种优雅。
歇斯底里,牢骚不断的人一看就是没有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哪怕你读了博士后都白搭。
还有武断粗暴型,聊不上三两句,就翻脸了,觉得他自己是千对万对的,别人都是错的。我有这方面百分之八十的基因,尤其是在我擅长的那块,总是对别人的意见嗤之以鼻。
柴静在《看见》里面,有一段对话:
“我坚持我是对的”
“嗯,也许是的,但是世界上不只有唯一的那条路”
多听听别人怎么说,更能帮助你自己以后怎么说。
而究其种种,其实所有的苗头都指向一个字“狭隘”,坐井观天,以为罩在自己头上那块儿天是整个宇宙的全貌。
所以,我说啊,做人想要有个人样,一是要多读书,一是要重视经历,一是要勤反思,当然最重要是将心比心。
来源网络:何日君回来
http://www.changweibo.com/ueditor/php/upload/20141015/14133362846446.jpg
http://www.niubo.cc/blog-49501-274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