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说课稿
(2012-03-24 22:31:55)
标签:
杂谈 |
分类: 教学设计 |
《我的家乡》综合实践选题指导课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首先我要感谢……
今天我执教的《我的家乡》是一节综合实践选题指导课,选题指导课是主题实践活动链上的起始课。选题指导课的基本教学过程是:创设情景,生成主题——小组讨论,主题分解——问题筛选,确定课题——重新分组,小组分工。
下面,我主要从课题的生成背景、活动目标、活动流程三方面进行介绍。
一、 课题生成背景
二、活动目标
1.
2.
3.通过活动,使学生学会观察、整理、分析,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意识与能力。
4.激发学生了解家乡,全面认识家乡,从而热爱家乡的情感。
三、活动流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主题。
教师在进行综合实践活动指导课的主题生成和确定指导时,首先要想方设法创设一定的情景,以便在比较短的时间内,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使学生进入学习的角色,才能保证整个活动开展的有效。
因此,我首先播放一段介绍我们的家乡淮安的视频,强烈的视听效果刺激学生的感官神经,使他们感到兴奋和震撼,心里都有一种表达的欲望。这时我问学生:“这就是我们的家乡淮安,看了视频你有什么感受想对大家说呢?”
在学生积极表达自己的感受之后,我顺势引出主题:我的家乡
(二)小组讨论,主题分解。
在板书主题后,我紧接着问学生:“同学们,我们的家乡不但历史悠久,风景优美,而且名人辈出,还是著名的美食之乡,你们还想了解家乡的哪些方面呢?” 然后投影出示图表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了解家乡的各个方面。只有在学生对于家乡具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他们才会在头脑中形成表象并且产生出新的困惑,提出更多想知道的问题。
在同学们对家乡产生浓厚的兴趣,都迫切的想了解家乡、研究家乡的的时候,我抓住时机问:“你最想研究家乡的什么?有哪些感兴趣的问题呢?先在小组内和同学们互相说一说。”然后将经过组内讨论最想研究的几个问题写在卡纸上。
(三)问题筛选,重新分组。
此时学生提出的问题一定是各种各样,五花八门的,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有效的指导,指导学生运用删除、合并、分解、选择等形式对问题进行有效地筛选。保留下学生感兴趣的、有研究价值的、适合小学生研究的有效问题。
但由于时间、精力都有限,不可能每个问题都一一去研究。此时我引导学生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在组内讨论,选出本组内共同感兴趣的一个问题,工整漂亮地写在卡纸上。
(四)小组分工,选择研究方法。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