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孩子语言敏感期的特点
(2011-10-21 22:17:19)
标签:
育儿语言发展宋体宝宝普通话 |
分类: 早期教育 |
3岁以前,幼儿语言发展可分为两个时期:前语言期(0-1岁)和语言期(1-3岁)。
宝宝学习语言的表征
心理学研究表明,宝宝在语言发展方面,理解先于表达,即宝宝听话、懂话比说话要早得多,如4个月的宝宝,成人亲切的话语会引起他愉快的情绪反应,报之以微笑和全身的活跃动作,甚至会引起他发音的反应。6~7个月的宝宝就能听懂一些简单的语句,如问:“妈妈在哪儿?”他会东张西望地寻找妈妈。这表明,宝宝在4~6个月就已经具备了接受语言的能力。小儿开口说话犹如打破坚冰一样,是发育过程中的一个重大突破。开口说话看似简单,但它往往需要一些基本的技能:
1岁孩子的语言发展水平
1岁半的孩子正式开始学说话了。他们的语言发展经历了极具特色的单词句阶段——用单个词来表示一个句子的意思,同时也获得了较普遍的言语能力。这些能力是:(1)除会称呼爸爸、妈妈外,还会其他称呼,如阿姨、舅舅、叔叔等。(12-13月)(2)认识并能说出家庭普通日常用品的名称,如筷、勺、桌、椅、床、柜等;懂得一些玩具的名称,如皮球、火车等;能辨别并说出身体某些部位的名称,如鼻、耳、口等。(14月)(3)能执行简单命令,如“把勺子给爸爸”;需要某个东西时,用手指着它并能说出名称;使用一个词表示几样东西。(15月)(4)看图书时,能辨别普通图画,并说出物品名称。(15-18月)(5)能与成人进行简短的一问一答,如:成人问:“宝宝花衣服呢?”答:“唔(用手指身上)。”/问:“花衣服好看吗?”答:“好看。”/问:“花衣服谁买的?”答:“妈妈。”/问:宝宝喜欢妈妈吗?”答:“喜欢。”(17-18月)
2~3岁宝宝语言能力的发展要领
3-4岁语言特征
4-5岁孩子的语言发展
大多数孩子这时基本能发清普通话中的韵母。
孩子词汇量不断增加,并逐渐能理解他所掌握的每一个词的确切含义。
孩子能够独立地讲述事情,但仍具有情境性。
在游戏中遇到困难和疑惑时,会自言自语。
5-6岁孩子的语言发展
孩子基本上能够正确发音。
不仅掌握了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还开始掌握一些常用的副词和连词。
语言的连贯性增强,情境性减少,您不再需要根据孩子的表情、动作等推测他的意思
彬彬妈说:
以上是我的不完全统计。
孩子的个体差异是不一样的。我们可以在每个阶段,注意孩子的语言发展情况,然后做出相应的反应。
彬彬说话比较晚,8个月会叫妈妈,之后很长时间才会叫爸爸,爷爷,奶奶,姑姑。在23个月以前,很少一个字蹦,基本急眼了,就哭,但是他什么都懂,什么都明白,就是什么都不会说。到2个月时,才会说词语。24个月就什么都会说,开始说句子了。真的是很神奇。要不不说,要不就说成句的。
彬彬属于说话奇晚的小孩,真是让人时时担心。
不过彬彬现在已经会仿句了。比如说:你拍一,我拍一,一个小孩吃苹果。彬彬会说:“一拍二,我拍二,两个小孩吃香蕉。”一个往下,他会数到十,但是总是在说两个小孩,吃不同的东西。
彬彬现在口吃的很厉害,一着急就说不出来,或者像卡带一样,卡在那一个字上了。不过每次我都让他慢慢说,或者帮他接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