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风靡唐代的胡旋舞演出场面是怎样的?莫高窟里有答案!

(2017-03-13 11:31:06)
标签:

杂谈

​​

​胡旋舞源于西域康国,故又名“康国舞”。康国位于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一带,在隋唐时,居西域粟特人之首。北周时这种舞传入中原。隋炀帝设“九部伎”,唐太宗设“十部伎”,其中皆有“康国伎”,“康国伎”主要就是胡旋舞。胡旋舞在唐开元年间最为风靡。晚唐时《乐府杂录》将胡旋舞与胡腾舞、柘枝舞等一起,列入“健舞”类。

http://wx2/large/7d6e4328ly1fdl1l6fimrj20dc0a077g.jpg

​许多文献有关于胡旋舞的记载,说明胡旋舞在唐代是十分流行的。如《新唐书·西域传》云:“开元初,(康国)供锁子铠、水精杯、玛瑙瓶、鸵鸟卵及越诺、侏儒、胡旋女子。”康国、米国、史国等向唐朝贡献的“胡旋女子”,就是能作胡旋舞表演的专业舞者。

胡旋舞到底怎么跳?

http://wx3/large/7d6e4328ly1fdl1bkc6y2j20dw09xn0h.jpg

​而对舞蹈场面的描述,莫过于白居易的长诗《胡旋女》:“胡旋女,胡旋女,心应弦,左旋右转不知疲,千匝万周无已时。人间物类无可比,奔车轮缓旋风迟。曲终再拜谢天子,天子为之微启齿。胡旋女,出康居,徒劳东来万余里……”胡旋女的姿态、神情跃然纸上​,胡旋舞很像富有民族特色的哈萨克舞蹈。此外段安节《乐府杂录》称:“舞有骨鹿舞、胡旋舞,俱于一小圆毬子上舞,纵横腾踏,两足终不离于毬子上,其妙如此也。”

莫高窟中的胡旋舞

http://wx2/large/7d6e4328ly1fdl1dwncj6j20z40cxke6.jpg

​敦煌莫高窟第220窟北壁的药师经变中有类似于胡旋舞场面的描绘。此窟的药师经变是所有壁画中乐队人数最多​、乐器品种最全、绘制最精美且写实的一铺。乐队中间的灯楼两侧各有一对舞伎,站在圆形的舞筵上,肩披绕臂长巾翩然起舞,舞姿矫捷奔放。左面一对身着类似武装美服的舞伎,背向而立,一腿后勾;一手用力向上托伸,一手侧垂作“提襟”姿,舞姿刚劲矫捷,分明是一幅“健舞”图。右面一对舞伎,正从相反方向,对称旋转。舞蹈姿态和白居易《胡旋舞》中的描述十分吻合。

极富节奏感的伴奏

http://wx4/large/7d6e4328ly1fdl1ew3mjlj20a00dc77d.jpg

​胡旋舞是唐代最有特色的“健舞”,节拍欢快,多旋转​、蹬踏动作,因此需要富有节奏感、音量大、音色亮的乐器伴奏。《通典》卷146记载胡旋舞的乐器有“笛鼓二,正鼓一,小鼓一,铜钹二。”可见,胡旋舞的伴奏音乐,以打击乐为主,主要是为了与它快速的节奏、刚劲的风格相适应。第220窟北壁药师经变中的乐器同样琳琅满目,分为东西两侧,打击乐器主要集中在舞者周围较突出的地方,西侧乐队有羯鼓、腰鼓、鸡娄鼓、答腊鼓、拍板,东侧乐队有都昙鼓、腰鼓、拍板、方响,比《通典》关于胡旋舞的乐器描述更为丰富。以鼓、笛、钹等乐器伴奏胡旋舞,如今的新疆少数民族歌舞中仍然可见。

http://wx1/large/7d6e4328ly1fdl1ujtubej20ci0a4whk.jpg

那么安禄山真的善作胡旋舞吗?

​《旧唐书·安禄山传》中有记载:“(禄山)晚年益壮肥,腹垂过膝,重三百二十斤……至玄宗前,作胡旋舞,疾如风焉。​”白居易诗《胡旋女》中也写道:“中有太真外禄山,二人最道能胡旋。禄山胡旋迷君眼,兵过黄河疑未反。”由此可见,安禄山能跳当时风靡的胡旋舞,而且舞技相当精湛。另外,杨贵妃的胡旋舞也十分出色,常与安禄山合跳此舞。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