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倾世皇妃》看五代十国的历史风云

(2011-10-06 12:33:38)
标签:

刘承佑

后蜀

花蕊夫人

倾世皇妃

北汉

文化

分类: 天下杂侃

http://s16/middle/7d6a8ac5gae99d8f421af&690

                                             文/舒凯平
    湖南卫视刚刚谢幕了热播的《步步惊心》,迎来了接档大戏《倾世皇妃》,其实这两部大戏都属于凄美婉转的爱情故事,只是历史背景不一样而已,从宫廷的勾心斗角转移到了乱世的风起云涌。话说《倾世皇妃》这部电视剧,是由林心如工作室根据今年刚满二十岁的慕容湮儿十八岁完成的小说改编而成,当我了解到这里,我不得不感叹此女子的才华。而将小说改编成电视剧,就完全体味不出了作者优美的文笔,当然电视剧的情节跟小说差不多,只是改了故事中人物的名字以及国家的名称,小说中马馥雅本是夏国公主,而电视剧是楚国公主,孟祈佑本是亓国废太子且名为“纳兰祈佑”,刘连城本是卞国丞相,后为昱国皇帝且名为“连城”。小说毕竟是小说,电视剧也毕竟是电视剧,虽然有优美的辞藻和跌宕起伏的情节,但也不能当成历史来看,既然电视剧改编是将五代十国的历史插入其中,那我们就来盘点一下五代十国那段历史风云。
    我们先从刘连城说起,电视剧中刘连城是北汉太子,似乎在五代十国中的历史原型有点类似于后汉隐帝刘承佑,其实林心如工作室改编的剧情很不符合刘连城为北汉太子。首先,从时间条件上来说不符合,北汉刘崇立国的时候,马殷的楚国已经灭国了,怎么可能北汉太子与马楚(马殷建立,史称“马楚”)联姻呢?且北汉是北方小国,后汉大将郭威打败后汉皇帝刘承佑称帝建立后周,此时身为后汉宗室的刘崇(后汉刘暠之弟,刘承佑之叔)乘机连合契丹建立北汉,且为契丹“侄皇帝”,刘崇的继承者为契丹“子皇帝”,身为弱小的北汉太子在电视剧中怎么可能敢对马殷、马义芳无礼呢?所以刘连城的原型是后汉太子刘承佑更确切。既然刘连城的原型为刘承佑,我们在来看看刘承佑的生平,刘承佑从948年登基到950年兵败被杀,做了两年皇帝,死时刚刚20岁,但是在这两年的皇帝生涯中,刘承佑其实还是小有成就的,只是因为太年轻而无法与沙场宿将、政治辣手郭威相比。刘承佑刚刚继位的时候,后汉河中节度使李守贞、永兴节度使赵思绾、凤翔节度使王景崇举兵叛乱,刘承佑重用郭威而平定三乱;而刘承佑在两年中,因为年轻而无法驾驭朝中元老重臣,杨芬、史弘肇和苏逢吉等大臣辅佐,而杨芬、史弘肇蔑视后汉隐帝刘承祐的皇权,朝堂之上内政纷乱,就在950年,刘承佑发动政变击杀杨芬、史弘肇等人,重塑皇威;然而也就是在此时,年轻的小皇帝可能有点类似于明代崇祯帝杀了魏忠贤一样有点飘飘然了,想一举扳倒地方上拥有重兵的郭威,最后兵败被杀。从刘承佑的故事来看,有点类似于明代崇祯和清代康熙,只是刘承佑没有康熙的运气好,刘承佑太超之过急密谋杀郭威、王峻、王殷等,铲除地方割据势力,本来朝堂之上刚刚稳定而未得到巩固,此举不合时宜而造成兵败被杀。其次,电视剧中刘连城与蜀国(孟知祥所建,为与王建建立的前蜀区别,史称“后蜀”)大战,蜀国废太子祈佑(已继位为蜀王)为保护家国,御驾亲征,却遭人出卖,兵败被北汉情敌皇帝连城所掳。这里又有一个疑点,从地域条件来看,北汉是最北方的国家,当时中原的郭威已经建立后周,怎么可能与蜀国发生战争呢?所以刘连城的原型应该是后汉皇帝刘承佑,后汉不仅从时间上很符合,也是五代中一代强国,不是十国中一国能够比的,有威胁马殷、马义芳的资本;从地域上来讲,后汉与后蜀国土相邻,发生大战是很正常的事情了。
    我们再来说蜀国废太子孟祈佑,其原型就是后蜀第二任皇帝孟昶。孟昶是后蜀开国皇帝孟知祥第三子,大家都知道成都的别称叫“蓉城”,就是因为当时蜀国皇帝孟昶非常喜欢芙蓉花,在成都大量种植芙蓉花而得名。孟昶不仅是一个皇帝,还是一个发明家,中国新春佳节贴春联最早就是孟昶发明的,南唐李煜在诗词上有一定的造诣,而孟昶却好方药,就是经常给人看病,曾命令曾令翰林学士韩保升编辑《蜀本草》,原书虽然已经散佚,但其内容还可从《本草纲目》等一些著作中见到。孟昶也是一个非常懂得享乐的人,连夜壶都是用七宝镶成,这还不仅仅是一些电视剧中的贪官污吏只用黄金镶成的夜壶,而且他广征蜀地美女以充后宫,其中最宠爱的是“花蕊夫人”费贵妃。不过好景不长,公元965年,赵匡胤攻打后蜀,后蜀灭亡。
    提到孟昶,就不得不讲孟昶一生最喜欢的女人,就是传说中的花蕊夫人,当然花蕊夫人是有真人真事的,之所以用“传说”二字,因为花蕊夫人就是一个“传说”。因为花蕊夫人才是真正一生“蛊惑”过三个皇帝,即后蜀皇帝孟昶、宋太祖赵匡胤、宋太宗赵匡义,话说孟昶灭国之后,到了宋朝首都汴梁,赵匡胤久闻花蕊夫人艳绝尘寰,为睹芳容,他赏赐了孟昶及其家人,并在他们来宫中谢恩之时见到了花蕊夫人,其后携花蕊夫人同入寝宫,不久封为贵妃;后花蕊夫人因政治纷争而触怒了太祖的弟弟赵光义,在一次打猎中被赵光义一箭射死,其间到底是不是因为赵匡义因为得不到花蕊夫人而将其射杀,这就不知道了,反正花蕊夫人的确是在这三个男人中有过影响的。花蕊夫人不仅是当时的美女,更是一位诗人,在后蜀灭国之后作一亡国诗,并收入《全唐诗》中,其诗为“君王城上树降旗,妾在深宫哪得知;十四万人齐解甲,宁无一个是男儿”。之所以说花蕊夫人是一个“传说”,观中国古代之才女,李清照、谢道蕴虽才华横溢,却面容平平,鱼玄机、薛涛长相虽好,才华和智慧却远远不及,中国古代四大美女更不足道也。当孟昶在蜀地饮酒作乐的同时,花蕊夫人常劝谏孟昶砺精图治、安邦治国,而孟昶总以蜀地山川险阻,不足为虑,最后宋军兵临成都城下,成都十四万大军不战而降,花蕊夫人在汴梁见赵匡胤时有感而作前文中的亡国诗。由此处可见,马馥雅的原型更类似于花蕊夫人,只是小说和电视剧为情节需要而将马馥雅变成了悬壶济世和拯救苍生的楚国(小说中为夏国)公主。
    正热播的《倾世皇妃》其中的剧情和台词也迎来了一些网友的评价,相比《步步惊心》来说,《倾世皇妃》采取了改编小说的手法,但是大致情节差不多。两者相比较之下,《步步惊心》中的历史背景是出于清代的悬疑案,有中国历史学专家几百年的研究,除了若曦是凭空臆造的人物外,其他的人物基本是中国古代典籍中明确了性格特点的历史人物原型,对于中国古代宫廷戏中,已经有电视剧大作《宫》和《美人心计》等等,而《步步惊心》只是把宫廷剧进一步深化了,相对于《倾世皇妃》的情节是属于乱世纷争,其实剧情中也不乏宫廷斗争的戏份,其中的人物和人物性格特征都只是靠改编剧本和小说作者凭空臆造的,比如说马殷、刘连城、孟祈佑等等,大家对四阿哥的人物形象了解程度可能比对马殷、孟祈佑等人的人物形象的了解要多得多,如果大家想真正的品味字里行间的人物性格,以及文学意境和优美的文字表达,不如去看小说版的《倾世皇妃》,一个十八岁的女子写出如此巨作,确实不简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