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擂台赛11月5日冠军:徐长森《秋风》
(2020-11-06 19:05:19)
标签:
诗歌赛事 |
分类: 学习空间 |
由世界诗歌网、贵州清溪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世界诗歌》杂志社、《香港文艺报》社共同举办的“十二背后杯”首届中国诗歌擂台赛,11月5日比赛评选揭晓,徐长森的《秋风》在40首初选作品和1首补选作品中胜出,荣获首届中国诗歌擂台赛第66日“日冠军”。
“十二背后杯”中国诗歌擂台赛9月1日开赛,至2021年8月31日结束,每天评出一位“日冠军”,获奖名额多达432个,奖金奖品总额达11万元,年度冠、亚、季军获得者,将邀请出席博鳌国际诗歌节,并在博鳌亚洲论坛举行颁奖仪式。《秋风》将配简评在今天的《诗日历》微信公众号发表,徐长森将获得奖品:全年(1-4期)《世界诗歌》(中英双语全彩色杂志)一份。
“十二背后”杯中国诗歌擂台赛11月5日冠军作品:
秋风
徐长森
落叶被吹完,鸟被吹走了,挨家挨户
敲门,竟然没有一个人
肯出来陪伴说话。偌大的山村
都被吹空了
孤独袭来,就瘫倒在
一面墙上,学一个留守老人的样子
斜倚墙根,拉低帽檐,和曾经拥有的
整个秋天抱团取暖
中国诗歌擂台赛评论团评论员简评:
这是一首味道醇厚的抒情诗,但没有一句抒情的句子。这就像含有高质量碳水化合物的物品但吃起来毫不甜腻。诗歌的题目是“秋风”,秋风是一个主体,但读者把这个主体换成诗人自己或随便一个叙述主体,都无不可。整首诗不用“主语”,以主语阙如的状态,完成叙述,是很有技巧的。我很喜欢这种形式,语气,节奏,态度。诗歌写的是一个空字,空巢的空。我们熟悉的乡村早已沦陷,而现代化的铁蹄并不以为自己有罪。用“文明”和“落后”两个词语,并不能准确描摹这样的处境以及处境所折射的文明空壳化意蕴。当诗人把空荡荡和孤独寂寥这样的氛围逼到墙角的时候,一种具有暖色和怀念的热浪突然涌动而来。这首诗抵达了高潮。
“和曾经拥有的/整个秋天抱团取暖”。
不论“秋风”,还是归乡人,还是诗人自己,还是流浪汉,现实的空旷和凄凉郁积成一种巨大的失落和烦闷,而此时幼年时期的很多场景闪现出来了,那时候,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人丁兴旺,七姑八姨,走亲串乡,十分热闹。那时候的秋天才像个秋天,那时候的乡土才像个乡土。诗人把情感的支点定在这个点上,这首诗就成了。
——黄土层(诗人、评论家,世界诗歌网评论频道编辑)
徐长森的这首《秋风》,表面看,很简单:秋风吹完了落叶,吹走了鸟,也吹空了山村,却吹不走孤独(从“袭来”一词看,应是吹来了孤独),留守老人一样的孤独,大熊猫或者刺猬一样与秋天抱团取暖。内里看,还是很简单:李白式的“愁空山”。这不是一首唱给农业社会的田园牧歌,而是一首献给商品经济时代的挽歌。不要被“暖”字欺骗,“暖”字反衬的正是凄寒、凄清。这首诗意境哀婉、萧瑟、肃杀、凄冷、寂寥,当然还有“斜倚墙根,拉低帽檐”的孤独,它们如宇宙大爆炸的遗迹——微波背景辐射——放射浑厚的诗歌音域。诗中的拟人手法娴熟、自然,颇见功力。秋风“挨家挨户/敲门”,孤独“瘫倒在/一面墙上”“斜倚墙根,拉低帽檐,和曾经拥有的/整个秋天抱团取暖”。把一个很虚的东西,当具象当人去写,在当前比较流行,很多诗人乐此不疲,仅止于此,让诗意成了自由落体,或者索性抛给读者“你去猜”,那并不是取巧的写法,而是讨死得节奏。徐长森在运用这一手法时像发射航天飞机,发得出去,收得回来,还可以循环使用。第一节、第二节采用链式结构,却不是并列式的复调回环,而是一种层递式的“误入藕花深处”。言简义丰,夐不可及。徐长森本是一个向世界索要灵感与闪电的人,却用大道至简的质朴内敛掩藏了自己的丰沛与尖锐。说这首诗在写乡愁,在悯农,都过于轻柔,谁说《秋风》不是一部倚天屠龙的“轻武侠”呢,刀光剑影并没有像原子弹到沙漠试爆,在实验室的电脑里放个焰火就好。
——梅雨(诗人、评论家,世界诗歌网评论频道编辑)
“十二背后杯”中国诗歌擂台赛11月5日评委:
(按投票先后排列)
初审团评委
龙玉薛(诗人,世界诗歌网国际诗赛频道编辑)
苏紫烟(诗人,世界诗歌网诗歌频道编辑)
王 红(诗人,世界诗歌网山西频道编辑)
胡聿之(诗人,世界诗歌网山西频道编辑)
镇 州(诗人,世界诗歌网诗歌频道编辑)
凌语子(诗人,世界诗歌网诗歌频道编辑)
天河水(诗人,世界诗歌网江苏频道编辑)
陪审团评委
北 陕(诗人,世界诗歌网陕西频道编辑)
相思九哥(诗人,世界诗歌网湖南频道编辑)
米 祖(诗人,世界诗歌网湖南频道编辑)
复审团评委
燕子飞(诗人,世界诗歌网湖北频道主编)
孟 萌(诗人,世界诗歌网山东频道副主编)
铭 宸(诗人,世界诗歌网天津频道副主编)
相宝昌(诗人,世界诗歌网国际诗赛频道副主编)
楚红城(诗人,世界诗歌网北京频道副主编)
荆 溪(诗人,世界诗歌网福建频道副主编)
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