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309@365

(2018-11-05 07:34:57)
标签:

365

网络媒体

分类: 散文

散文 > 感悟生活  > 文章正文

阅读字号:【大】 【中】 【小】

309@365

过年

类别:感悟生活  作者:xinglinxunxi  [个人散文集] 日期:2010-2-6 10:46:07 按 方向键翻页

编者按:年味在逐年变淡,每次过年,在心里漾起的也多半是旧时过年的喜庆气氛,好像大家都是这样的感觉,也许真的只是感觉吧,出门走一走,过年的气氛还是比较浓烈的,只是方式以不同于以前。祝福作者,新春愉快!

  随着新春佳节的日渐临近,让我自然而然地想起了过年的事情来。自从我离开了故乡后,这许多年来,那过年之中的那种气氛的味道与人情味似乎淡化了。
  提到过年,让我想起了远久的小时候过年的事儿来:
  小时候,常听村子里的人们讲,小孩盼望过年,大人盼望种田。确实是这样的,在我小的时候,每当时节进入腊月时,那就天天盼,日日等,盼望那除夕之夜的到来。
  在腊月里,村子里的人们,几乎是每家每户都在为过年准备一些好吃的东西。最让我难以忘怀的是,父母都会为自家的孩子买上新衣服,非要等到除夕那天才穿上,以迎接新春的到来。在吃的方面,主要是用自已种的粮食做成米糖、苕皮、糍粑等。米糖甜得醉人,苕皮吃起来香脆,糍粑吃起来柔心。
  因那年月,农村人没有现在这么富裕,现在的农村孩子想吃什么,想什么口味,商店里应有尽有,有钱去买。但那时候,受生活条件的限制,只能靠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土制方法,自已制出土特产。但现在回想起来,那种香甜、酥脆、柔心的味道,令人回味无穷,绝不亚于当今任何一种副食品。
  那时的简易制作方式我都还依稀记得:米糖,就是用嫩嫩的麦芽加上适量的水用石磨磨细,再用白布滤出麦芽水,然后倒在一口大锅里,用火煎熬,至少要花上好几个小时,才熬出稀稀的糖,如果想浓一些再熬上一会儿。熬好的糖用筷子搅上一团,再慢慢地品尝,甜津津的。再把阴米(把蒸熟的糯米饭晒干后的一种米)放在铁锅中炒成米花后拌上适量的糖稀儿放在一只比较大的木盆中,用几层干净的布,包上并用脚踩踏使之结实,再倒在桌上用刀切成不同的形状,就成了一块一块的米糖,用瓷坛密封。想吃时就拿出来。苕皮,是把红薯洗净煮熟捣成糊状,涂在一块干净的布上,在太阳下晒干,再撕下来,用剪刀剪成小条状,再放在油锅中炸熟,吃起来很香很脆很甜。糍粑,则是用糯米蒸成米饭,按石窝的容量装好,四个人每人拿一根木棒在里面使劲地搅,直到成了一团很有粘性的糊状,再拿出来放在一个放有一层布片的脸盆里,包起来,放在门板上,待其冷却后,再用刀切成一块一块的糍粑。放入一个装有清水的小缸中。每隔几天就要换一次水,这样,可以保持几个月不会出现异味。用火烤、油炸、和米饭一起蒸等不同方式皆宜,吃起来各有其风味。
  这些土特产做好了之后,没过几天,就是除夕到了。这天下午晚饭的时候,最热闹的是家家户户都开始放鞭炮吃团年饭。这一餐是一年中最丰盛的饭菜,虽然各家条件有所不同,但是这一次都是相同的,桌子上都会摆上十大盘鸡鸭鱼肉等佳肴。全家人喜气洋洋,举杯同庆迎新年。
  大年初一的早上,村子里的小孩都起得很早,挨家挨户在门前捡拾那些燃放过后未炸响的鞭炮。回到家里,有药引的就会一个一个地再次燃放,随着一声一声地炸响,换来的就是一阵一阵的欢快之声,那高兴劲儿就甭提了。
  随着年龄的增长,农村人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腊月里,家家户户门前都挂满了腊肉、腊鱼、腊香肠等具有地方特色的腌制品。
  在家乡过年的日子里,除夕的下午,人们都会在自家门上贴上门神”——“秦叔宝尉迟恭的画像,在大门两旁贴上寓意不同的对联。
  那时,因为我是村级学校的一名普通的教师,所以,每当这一天,左邻右舍会拿着几张红纸和笔墨来找我题写对联,如果要写的对联多,免不了参照《对联集锦》来写。如果少,就是自已切合各家的实际情况来拟出要写的内容。那时写过的直到现在我都有残存的记忆,比如:
                      
勤是聚宝盆
                  俭似摇钱树
  
                  驽马至千里功在不舍
                  攀者达险峰成于有恒
  
                  高山不高只要肯登攀
                  奇迹非奇劳动可创造
  还有一些借景描绘春光无限好,歌颂党的富民政策的对联,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在改革浪潮的推动下,时代发展了,社会进步了,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提高了。大年初一,各家各户开始相互串门拜年,说一些相互祝愿的话儿。从初二开始至十五,就是来自不同地方的玩狮子的,唱彩龙船的,舞龙的,一时间热热闹闹,有着浓厚的年味与人情味。
  如今,身在异地已有多年,每次因各种原因不能回家过年,在城市四角的天空里,过年的气氛已远远比不上记忆中那份浓厚。
  城市的蜗居里,虽然住房的距离拉得更近了,但人与人之间的那种心灵的距离在交往中似乎更遥远了。想想这几年来,春节期间,行走在大街上,看着行色匆匆的过客,互不相言,心里会有些许落寞。
  今年的春节,在我的心里,燃起了一丝光亮与喜悦。因为,我的心灵里有一个似远非远,似近非近的大家庭,她让我找到了回家的感觉,家的温暖,这个大家庭就是好心情。这里有众多的好朋友,过年时,可以进行心与心的交流,一同分享生活的乐趣与对希望的憧憬。
  我相信:今年的春节一定会充满更浓的年味与人情味。
  快要过年了,预祝朋友们新春愉快,幸福平安!  

309@365上一篇我所喜欢的武汉      下一篇聆听箫声 309@365

309@365阅读(691) 309@365 评论(4) 309@365 摘录(0) 309@365推荐(0)  309@365送鲜花(0)  309@365扔鸡蛋(0)  309@365博得我心(0)

309@365作者文集 309@365 打印文章  309@365 加入收藏  309@365 作品分享   授权方式:分级授权  责任编辑:逸舟红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308@365
后一篇:310@365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