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元章新书
——《长兴沙往事》(续集)发行座谈会举行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叶辛出席祝贺
8月18日,黄元章新书——《长兴沙往事》(续集)发行座谈会在长兴岛举行,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叶辛出席祝贺。上海作家协会会员郭树清、国际华语作家协会上海分会长唐根华、《上海老年报》往事、文史版编辑董昊、崇明文史研究会会长秦志超、崇明档案局文史科科长徐兵以及为书籍出版提供帮助的读者代表20多人参加了座谈会。崇明电视台也前来为黄元章新书发行作宣传。
《长兴沙往事》(续集)这本书收集了作者48篇反应长兴的文章,约12万字,图文并茂,由团结出版社出版。
黄元章新书——《长兴沙往事》(续集)发行座谈会由姚伯祥主持,他热情地介绍了各位来宾。随后,来宾们观看了介绍长兴的宣传片《绿色海岛蓝色梦——江海明珠新长兴》。
《长兴沙往事》(续集)的作者:78岁的黄元章先生对为新书出版提供帮助的各位来宾表示衷心感谢!
谈起这本书的出版,黄元章感慨万分,他说:这本续集的出版,是在上海市作家协会会员郭树清先生出版十五册散文集的启发下而作成。文章以回忆过去年代的事物为主,记录了值得怀念的人与事,把深深的留在老一辈心底情景,用散文的形式留存民间让后人回味,激励后人.......
黄元章先生说:说起后人,其实我也是“后人”。因为不是挑泥筑岸,艰辛历程的开拓者。比如写续集的首篇文章“潘家沙名字的由来”一文,提到“潘石”两字地名,直到这次写《长兴沙往事》才弄清,是在1945年日本投降后,民国政府把潘家沙和石头沙合并起来,设一个乡,取名叫“潘石乡”。而未写往事之前,我一直认为是在1949年解放后,由人民政府设乡,取用“潘石”两字的。又如鸭窝沙与金带沙的交界,以前我只知道在和平闸(现长兴公交枢纽站在加油站门前)而对于两沙交界的河流走向,我是不清楚的,因写往事,我才查清那条交界河流是东南——西北走向,从和平闸向西北、在光荣村的工人圩东边与前卫农场金沙圩之间向北出海,而在和平闸朝东南穿过现在的“长兴江南大道”上的南环河桥,在路南侧转为东西向的河流,在鸭窝沙的小洪肩圩与金带沙的南圩中间入海,这海是指圆圆沙与金带沙、鸭窝沙之间,那时是海面,后来泥沙涨满后成为前卫农场,靠西边五、六、七大队,靠圆圆沙那边一、二、十二大队。北海边还有长兴公社的大兴、庆丰两个大队。那就是说现在的冥园、火葬场,包括南环河桥向东的长兴江南大道都在金带沙范围内。
黄元章先生再次提笔续写《长兴沙往事》是得到《上海老年报》编辑的全力支持和帮助;还得到郭树清(上海市作家协会员)、顾希良(原建设银行金山石化支行行长、党组书记),赵志明(原长兴公社党委副书记、原宝山县委书记),《上海老年报》编辑董昊为本书作序,崇明摄影家协会高凤洲、长兴镇政府干部徐忠如、原宝山区药监局局长赵敏等先生提供了早先农民生活用具、生产工具的照片和资料。姚伯祥、石生桃等专门为本书撰文,对我的关心。还有本书在出版期间,得到了出版社唐根华等同志的热情接待和精心策划,在此表示深深的感谢!还要感谢素不相识的长兴徐忠如、横沙陈志超等陌生朋友。
会上嘉宾的发言都为黄元章老先生自己出书,传承长兴文化的精神所感动。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叶辛对黄元章老先生倾注汗水和心血,写出《长兴沙往事》(续集)表示感谢和敬佩,并祝贺新书的出版。著名作家郭树清在座谈会上说: “不用易、不得了、了不起”对黄元章老先生给予经典评价。
在座谈会上国际华语作家协会上海分会会长唐根华向黄元章先生赠送“追寻长兴足迹,传承长兴精神”的字幅作品。
会后全体嘉宾合影留念。
记者:徐忠如 沈士兰
2016年8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