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国际华语作家黄元章的第二部力作---<<长兴沙往事 

(2016-04-21 12:52:56)
标签:

转载

分类: 转载

热烈祝贺:国际华语作家黄元章的第二部力作---

   <<长兴沙往事  (续集)>>即将出版

[转载]国际华语作家黄元章的第二部力作---<<长兴沙往事 <wbr>作者:黄元章

[转载]国际华语作家黄元章的第二部力作---<<长兴沙往事 <wbr>

黄元章向国际华语作家协会上海分会会长唐根华第一部---<<长兴沙往事>>一书

[转载]国际华语作家黄元章的第二部力作---<<长兴沙往事 <wbr>难忘的在长兴沙开河岁月

[转载]国际华语作家黄元章的第二部力作---<<长兴沙往事 <wbr>长兴沙风景

[转载]国际华语作家黄元章的第二部力作---<<长兴沙往事 <wbr>左起:国际华语作家协会上海分会会长唐根华、《上海老年报》记者董昊、作者:黄元章、<<健康月刊>>记者周序芳

黄元章:中共党员,文化程度高中,出生于19386261942年随父母从崇明迁移到长兴岛务农。19571月应征入伍,19639月退伍。在农村任村乡办企业干部,从事管理工作。20066月征地动迁后享受老年金生活。

在《上海老年报》以及《新民晚报》还有文汇出版社出版的《崇明颂》上刊登有关散文。2015年在《上海老年报》帮助下曾出版《长兴沙往事》散文一书。

    作者是出生在崇明岛、生长在长兴岛的耄耋老人,他通过自己的经历,从祖父辈对滩涂的围垦写起,通过用当地语言的讲述,还原一个上海北方的原始乡村——《长兴沙往事》(已经成为当地中小学学生的建议类课外参考书)。

 

    现为国际华语作家协会会员。


长兴沙往事

(续集)

作者:黄元章

类别:文史

 

       上海是个开放性的移民城市。1958年由江苏省和浙江省几个县和原松江(府)的几个县,合并成今天的上海市。如今,生活在江苏省海门、启东、南通以及上海崇明岛、长兴岛、横沙岛,这一片沿着长江两岸的居民,是上海最早以捕鱼为生的土著。他们的语言形成、生活习性以及文化底蕴,是研究上海乡村历史的一个严肃的课题。

      作者是出生在崇明岛、生长在长兴岛的耄耋老人,他通过自己的经历,从祖父辈对滩涂的围垦写起,通过用当地语言的讲述,还原一个上海北方的原始乡村——《长兴沙往事》(已经成为当地中小学学生的建议类课外参考书)。

这次,他将视野从长兴岛、崇明岛、横沙岛,扩展到江苏省海门、启东、南通等地,通过续集的形式,“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书写长兴沙文史是一种责任

自序

    崇明岛档案馆文史科科长徐兵同志说:“崇明是有上下沙之说的。因为没有系统的文史记载,现在只能是按传说整理”。这句话是敦促我写下《长兴沙往事》的动力。

      我们这代人,虽然不是建造“环洞舍茅草屋”的人,但是是从环那里走出来的;我们也不是挑成长兴岛的完全亲历者,但当年却像原始社会那样,从“环洞舍茅草屋”的泥涂灶上有一顿没一顿挨饿的人。

      如果,我们这代人不写下前辈艰辛历程,不记下原来长兴岛五个小沙的旧面貌,我们的后代就无法知道长兴岛从五个小沙连成一片之前的艰辛。

      2016123日,《扬子晚报》的B5版,刊登台湾作家杨度写的自传小说《一百年漂泊》。书中说:梳理家属故事和来龙去脉,重新想想自己的父亲母亲。希望大家有空也想想自己的父母的故事,如何讲给自己的孩子听,这是非常重要的历史传承。杨度又说:西方工业化用了400年。(我国)台湾用了30年,而祖国大陆更快。由于工业化,“很多东西都消失了”,“很多过去事情被遗忘掉”。杨度希望我们这一代可以体会到,从农业到工业到商业的急速转变,导致快乐和痛苦,我们应该记录下来。因为下一代出生时工业已经形成,再也不知道如何做对比”。杨度还说:“大陆也应该尽快记录下来,留给下一代人的记忆。”

      现在,长兴岛上的年轻人住在“鸭窝沙”不知道其旧址在哪里,更不知道长兴岛上五个小沙之前的分界线在哪里?这样,那必然会把前辈的艰辛历程永远堙没在历史之中,我们的子孙后代就不能深切地了解祖辈是如何挑泥筑岸,建成如今的长兴岛,书写长兴岛历史的。

       我记得,《文汇报》曾刊有一篇文章,是关于研究历史资料的重要性问题,说:“使人类的记忆更加完整,避免集体遗忘”。书写长兴沙文史是一种责任,这样才对得起挑成长兴岛各小沙的先辈!

      喜欢看报纸、看电视的人都知道,祖国各地经常被挖掘出古代的坟墓或建筑物,时常在新闻中披露,国家都非常重视。但要研究出或考证出是哪个朝代,什么年代,抑或当时的社会景象,专家可从古书上进行对比,并对某一件事发表研究文章。众所周知,民国政府败退台湾时,把历代王朝收藏的文物大批装运到宝岛台湾,形成中国有两个博物馆:一个在北京,一个在台北。这说明对历史、对文物、对文史,历朝历代都很重视的,都当做“珍宝”来看待。我们长兴岛有没有文物可言?我认为尚待商榷。然而,我们的祖辈在长兴岛生活的足迹就是文史,就是历史。

      “历史是根,文化是魂。”有着170多年的长兴岛,是我们前辈用扁担一担一担挑起来的并代代相传。那时,条件极其艰苦如同原始社会一般逐步一路走来。把这些过程记录下来,是我们这一代的责任,以“避免集体遗忘,使人类的记忆更加完整”。记录这段历史,就是要告诉子孙后代:现在生活在如此美好的家园里,绝不能忘记过去的前辈在长兴岛创业过程。这既是长兴岛史,也是我们的家史!

      我原来对写作是一窍不通的,但出发点是要把前辈在长兴岛创造的历史过程写出来,历史怎么样,就怎么写;不会形容,也不会夸张。如同俗语:“像在弄堂里拔木头,直来直去”。要让子孙后代明白,祖辈是如何在长兴岛各小沙上一只圩一只圩围垦起来的,到目前现在已有99平方公里,并成为四通八达的“乐园”,原来的“小小长兴岛,地图上找不到,现在成为世界上有名的海洋装备岛”。

      幸好,在《上海老年报》社和崇明档案馆的同志支持下,我受到鼓励写下了这本书,并帮助我顺利地出版了《长兴沙往事》一书。我衷心地感谢所有支持帮助过我的所有同志,以实现了我的出书梦!长兴岛人民梦!也是中国梦!

 

                                                                                                   黄元章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