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卢江良最新散文:《我的文学老师》

(2016-04-04 22:10:23)
标签:

转载

分类: 转载

我的文学老师

 

□卢江良

 

光阴荏苒,在文学道路上,已跋涉了25年。在这个过程中,遇到过无数老师,绝大多数是已故大师,诸如鲁迅、契诃夫、卡夫卡等,这个名单可以列得很长,也有一些现实中的师友,而印象最深的是这四位。

董铭杰老师,教我高二语文。他毕业于浙师大中文系,还在读大学的时候,就在《文汇报》发表过评论。由于有文学铺底,他教的语文课,与其他教师不太一样,很注重对细节的分析,比如讲到精彩处,会重复三四遍,直到逗得我们捧腹大笑为止。

他对于我文学上的意义,更多的是启蒙的作用。应该说,在上他的课前,虽然我喜欢文学,但还没课余写作。他的出现和启迪,让我真正热爱文学,并尝试着写作。更值得一提的是,我写的课堂作文一一议论文,以前总被批为“乱七八糟”,而在他看来是那样“别出心裁”,这极大地激发了我创作的信心,从此立志要成为一名作家。

路祥老师是第二位。当时,我还在读高三,因热爱文学创作,去河北文学院函授,路祥老师就是指导老师。随着时光的流逝,如今我已记不清,他具体指导过什么。我只记得有一封信里,他曾这样告诫我,一定要写永恒的东西,比如人性、爱情、命运等。

路祥老师的这句话,对于他自己而言,也许是不经意写下的,但为我的创作指明了方向。从读到那封信开始,我就有意识地遵此创作,直到过了10年,我确立创作基点时,依然不忘初衷,定位于“关注人性、关注命运、关注社会最底层!”

第三位是汪志成老师。汪志成老师是绍兴的知名作家,我在绍兴县文联打工时,跟他来往较多,特别是夏天的晚上,经常会去他家跟他聊文学。那个时候,我已写了近10年小小说,逐渐产生不满足感,觉得它体量太小,无法容纳更多的思想,决意转写短篇小说。

然而,由于对小小说操练时间过久,已形成了固定的思维模式,面对陌生的短篇小说,一时间无从下手。于是,我去找汪老师讨教。还是在汪老师家里,与他隔着一张方桌坐着,他这样告诉我:“如果把小说比作一株树,小小说是一株小树,短篇小说是一株大树中的一段,但通过它可想见整株大树……”顿时,我恍然大悟。

我要说的第四位老师,是《北方文学》的编辑,叫“付德芳”。正确地说,我跟她是作者与编辑的关系。那时,我刚从绍兴到杭州,放弃了小小说创作,专注于短篇小说,两年时间内,写了七八篇,全国各地到处投稿。付老师是位敬业的编辑,对我做到每稿必复,更难能可贵的是,还会附信提出中肯的意见。

记得,我投稿给《北方文学》,前几次均以失败告终。到了最后一次,付老师直言不讳地指出:你的小说还停留在通俗文学上,你把故事讲得太满了……她的那封信很简短,但上面的每一个字,现在想起都比金子值钱,它让我对严肃小说有了新的认识。也就在那封信后的一年里,我有四五个短篇小说,经她的手发表在《北方文学》上。

25年的文学旅途中,让我受益非浅的师友,自然不止这么几位,但这四位的教导,在我的整个创作中,起着决定性的因素,它们像一盏又一盏的灯,照亮了我创作的不同时段,让我能够跋涉至今,并将继续前行。

 

2016.4.4于杭州泥花香书轩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