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于《我们凭啥不快乐?》
(2015-03-11 07:03:12)
标签:
文化 |
分类: 杂文 |
我们凭啥不快乐?这个引人思索的标题,拨动着我的思绪穿行在作者的文字之间。通读全文之后,被作者的那种对生命的感悟之情深深地感染了。
西窗先生写得很现实,文章充满哲思。我们自己作为一个生命个体,在拥有的短暂的生命旅程之中,确实应该要怀有他在文中所呈现出的那种心境。只有具备了此种胸怀,才能感受到:生命带给我们的快乐,活着就好!
奥斯特洛夫斯基说,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是应该这样度过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就可以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这段话含有两层意思:一是讲到了生命的宝贵,因为一个人拥有生命只有一次,没有前世与来世,只有今生;二是说明了在有限的生命里,不要虚度光阴,要做一些对社会有意义的事情,才能体现生命的价值。
一个人生命的宝贵,在于其时间的短暂。懂得生命意义的人,才会感知生命的短暂。正如古人说的,“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泣下”。从这悲叹之中,通过反向张力的作用,更加会激发人们对拥有生命的珍惜与在有限的生命时间里多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正因为如此,此句才成为了千古绝唱,传颂不衰。
在这个衣食无忧,充满浮躁的时代,人们的心灵与思想也随着时代的步伐,由单纯变得更加复杂。很多的人在生活中,心里总是烦躁不安,甚至有时连自己也不明白为什么会如此不快乐?有钱人也在不快乐,生活拮据者也在不快乐,有家庭的人也在不快乐,草根人不快乐,仕途者不快乐,等等,不同的人都有不同的不快乐。这就是其浮躁的心境在作怪。
每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在短暂的一生中,正如西窗先生在文中所说的一样:“我们付出汗水,忍受苦难,历尽艰辛,就是为了能让自己活得幸福,活得快乐。生命没了,便一切都没了,死了死了,一死便啥也了了,所以,活着,比什么都重要!”
只要活着,就应该是快乐的。西窗先生在文章中,以大量的笔墨用生活中的实例将此点通过文字抵达了我们的心灵:
“得此消息,我很是震惊,正当盛年的他,前不久,还意气风发地和我们在一起神侃胡喝的,那鲜活灵动的笑容,那爽朗豪迈的样子,仿佛就在眼前,好端端的一个人,怎么说没就没了呢?”
“在我熟悉的亲朋中,我不止一次地看到年轻的生命从我的世界中飘逝,而当每一次得知生命离去时,他们的音容笑貌便会在我脑子里乱窜,我用我久久的沉默和悲伤来回忆和怀念我们的过往……”
“我有一个非常要好的朋友加同事,两年前就去世了,当时,我无法接受他的离去,到现在我还不相信这是事实。”
西窗先生在文章中所列举的这些生活中的经历,是实实在在地存在着的。我相信很多人也耳闻目睹过类似于这样的事情。正所谓“生命无常,总让人猝不及防。英年早逝,难免让人徒生感伤。”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旦夕祸福。古人之言太精辟了。
世界变化快,有些事情也是突如其来。自然灾害的频频发生,人为祸患的连连出现,我们所拥有的生命显得如此脆弱。西窗先生在文中有一句话说得不错:“痛苦和哀伤不是人生的主题,虽然,人生以喜剧开场,以悲剧结束,生命被灌注了忧伤的灰暗的底色,然而,正因为如此,只要生命存续一天,我们就没有理由让自己不快乐。”
我们要珍惜自己的生命,为活着而快乐。这是我在西窗先生文中所感知到的最为重要的一点。
在我们的生活中,“哭是一天,笑也是一天,为什么我们不能笑着过好每一天?西窗先生在文章的后半部分情理交融地表达了自己的思想:
“生活是沉闷的,因为人生有太多的欲求和重负,所以,快乐地活着,需要一种智慧,需要一种淡定的心境。我们脸上没有笑容,常常不快乐,那是因为我们走不出自己欲望的樊篱,打不开自己的胸襟,析不透人生的意义,是我们用自己的泪潮湿了自己本应该快乐的心,是我们用自己的执着构筑了自我的堤坝抵挡了快乐的洪流。”
这段话的重点在于:人,因欲望无止境,心理重负会太沉重,何言快乐?人,还是要有一种淡定的心境为好。这,才是寻找幸福的快乐之源泉!
我相信,只要读过《红楼梦》的人,对其开卷第一回中的《好了歌》是有很深的印象的。其中就有“淡定一切”之义。西窗先生引用于文中,以此所作的思考:“人要懂得爱惜自己,在活着的时候,要丢开一切,为自己好好地活一回,要让自己活得快乐,哪怕就是为功名利禄,家庭妻儿,也要活出自己的精彩来!”会给我们一定的启示:人生的快乐与精彩,要体现出一种生命的价值,对社会要有意义: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
珍爱生命,快乐拥有。是因为“我们还活着,生命还在,虽然在人生的旅途中,还有风还有雨,但更多的是鲜花和绿草,阳光与梦想。我们还能唱,还能跳,还能哭,还能笑,只要生命在,我们凭啥不快乐?!”
是的,拥有鲜活生命的我们,凭啥不快乐?应该快乐!愿大家天天快乐!
2010年10月10日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