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了《再见艳阳天》,故事里的三个女人都是让人刻骨铭心的,三个女人共同围绕着的方贺生是百转千回、儒肠纠结的。方贺生肩负着身为家中长子继承家业和延续香火的责任;无奈命运喜欢捉弄人,不曾招惹是非的方贺生却又注定了要在三个女人阴差阳错的爱恨中徘徊往返。
谢秀巧,最传统意义上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然而如同所有父母包办婚姻没有爱情的悲哀一样,方贺生的心,同样不在她身上。原本如果贺生不在上海巧遇张文凤,这个让贺生一见倾心的姑娘,又或者贺生早一点认识文凤,早一点和她萌生出男女爱意,在他那次回家探望母病的时候,母亲叫他来问他有无意中人,他那时就和母亲说明,母亲自然也就不会再为他自作主张,将秀巧许进家门。
然而贺生和文凤相识的机缘,就是那么的巧合,就是非要在方家大太太已将秀巧许进门来,择日成亲的当儿,方贺生和张文凤两人萌生出海枯石烂难舍难分的爱意。因此秀巧的婚姻,从一开始就注定了是个悲哀。几次三番,贺生想要和秀巧退婚,但是最后,贺生还是极不情愿的娶了秀巧。秀巧一直蒙在鼓里,还一直被贺生哄着,说是要有了男女之情再有夫妻之实,直到,文凤的突然闯入……
秀巧是个大度的女人,见到文凤时,文凤已经怀了贺生的孩子,虽然对于秀巧,这是残忍的,但是秀巧还是愿意和文凤共侍一夫,甚至答应让文凤做大,自己做小。作为妻子,秀巧是近乎完美的,用现代的话说,那真是出得厅堂,进得厨房,无论是方家的粗活,还是方家的生意,秀巧都帮得上忙,搭得上手。但秀巧又是悲哀的,方贺生是从心里尊重感激他这位太太的,但是,尊重感激不是爱情,在方贺生的眼里,秀巧只是,方家的媳妇。在为方家和贺生牺牲和排解了种种忧难之后,秀巧才终于得到了方贺生一点点的悯恤。然而与丈夫缠绵一宿后,秀巧从此便与贺生天各一方,从此更加本分、艰劳,任劳任怨的做起了方家的媳妇。她散发着女性伟大的光辉,懂得牺牲,能够以大局为重,然而可怜的她,只知道责任的意义,对于爱情的滋味,却糊里糊涂不知所以……
张文凤,和方贺生算是一见钟情。也是让方贺生唯一心里自然生出爱意的女子。她和方贺生在学生时代的同窗女友长得很像,但是性格迥异。由于容貌的相似,方贺生起初便对文凤有了好感,再加上文凤敢爱敢恨、是非分明的性格,很快方贺生与张文凤便互生好感。虽然张文凤和方贺生的前任女友淑芬长得很像,但我还是觉得,方贺生爱得就是张文凤,没有把她当成淑芬的替代品。这个从贺生和贺文有一次的台词里就能感悉。贺生知道自己爱的是谁,在做什么。年轻男女,情之所至,还未成家,文凤已经怀了贺生的骨肉。
这时贺生突然被母亲召回老家,告知已将他婚配,贺生一时手足无措。而这一消息,无疑更是给怀了贺生骨肉的张文凤一个晴天霹雳。命运是残酷的。文凤想打掉这个孩子,可自己又有血友病,打掉这个孩子只怕自己的性命也不保,无奈只好找到方贺生家中。
经过各种争执风波,方家终于同意让文凤进门。可是,没有多久,方家便遭变故,方贺生被奸人所害,不得不去从军。贺生因为需要感激秀巧为方家所做的一切,总不免要和秀巧多说两句,使得文凤的心里醋意横生。在方家经历各种劫难时,秀巧一心的排忧解难和文凤一心的嫉妒醋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然而,文凤是善良的,每次她无理取闹过后,都在心里暗暗责备自己。可是到了情要之时,那种醋劲怎么也控制不了。虽然在故事中,文凤不分时候的使小性有些讨厌,然而她对贺生,更像爱情,更像一个正常女人应有的反应。爱情本就是自私的,如果一个女人愿意和别人分享他的丈夫,只能说,这个女人对他的丈夫,不是爱情。
文凤怀着孕,丈夫就去从军了,直到孩子生下,到孩子成长,到发现孩子有残疾,到最后死掉,文凤都没能再见到丈夫一眼。文凤带着经历各种打击早已疲惫不堪的身心,安然离开了这个世界。临走那一刻,她安详地幻想着马上就可以到另一个世界去找她挚爱的孩子和丈夫,她平和而空空的去了……
丁敏,从始至终都是一厢情愿的。她的爱是强势的,是霸道的,是不容贺生有所选择的。她的爱,是自私到了丧心病狂的。从当军中护士开始,她便对贺生有了好感,后来她千辛万苦把贺生从死人堆中救出,战争结束,日子太平下来,她父亲创办了医院,并送贺生到日本留学,她明知道贺生是有妻子的,却还是利用贺生战后失忆的病痛,撒下弥天大谎,给贺生换了身份。
即使贺生失忆,然而在贺生的心中脑中,却始终有个女人的影子让他心痛。贺生陪了丁敏足足三年,在三个女人中,贺生是陪丁敏时间最长的,然而丁敏却是最可怜的,因为这三年中的每一天,贺生的心从来都没有给过丁敏,而丁敏每一天都活在提心吊胆中,惶惶不可终日。
丁敏本想速战速决的先和贺生订了婚,以为这样就可以确保自己成为贺生的妻子,可是丁敏忘了,你能保的住成为方贺生妻子的名份,却保不住你在他心中的位置。可叹的是,就在订婚仪式上,方贺生的身份被揭穿。后来方贺生恢复了记忆,没有声张。可叹丁敏浑然不绝,错上加错。其实以方贺生的侠骨柔肠,如果丁敏能因为自己的欺骗,有一点点的自责,对别人、对秀巧,有一点点的爱惜、善举,方贺生又怎会不顾念丁敏对自己的救命之恩,不感激丁敏家送他去留学的栽培之情。丁敏不但执迷不悟,丁敏的爹还竟然就是当年因为走私西药而让方家去当替罪羊的罪魁祸首。这一下,方贺生压抑了三年之久的寄人篱下,方贺生苦苦找寻苦恼之极的骨肉分离之痛,方贺生在心里对秀巧还没有来得及补偿的亏欠自责,一时之间,全都变成了对丁敏的责备和恨。
丁敏一错再错,不可救要。她更不该在事情败露后,不知悔改,还以可以让方家平反的证据逼迫秀巧离开贺生。最可恶的是,丁敏当着贺生的面自杀,如果她就这样死了,以后让贺生怎么面对自己的生活?从此都要留下抹不去的阴影,但贺生是没有错的。贺生对丁敏有的,只是感激,他无法用婚姻去回报这样的感激。第二次,丁敏又要拉秀巧一起被车撞死,在生死关头的一瞬间,她发现贺生只惦念着秀巧,叫着秀巧的名字,她心灰意冷的推开了秀巧。她没有死,贺生又一次救了她,却是很勉强的救了她,她这样几次三番的闹,把贺生对她仅有的一点感激尊敬都抹杀得干干净净了。
方贺生,一个孝顺重义的方家大少爷。即使自己并不喜欢做生意,但为了家庭的责任,尽心尽力的完成父母的期许。作为儿子,他是孝顺的。作为哥哥,他愿意牺牲自己帮弟弟实现自己的梦想。面对几段感情,他是矛盾纠结的。虽然对于方贺生,大家对他有着这样那样完美的评议,然而,在她和文凤一夜情之后,被母亲召回,得知母亲已将秀巧许配于他,我实在不喜欢他对文凤的处理态度。他一度躲着文凤,最后还是让文凤自己去找上门才问出个究竟来的。我实在不认同这样的处理方式。如果文凤不去找他,他是不是糟蹋了一个女孩子的清白,就打算这样痛苦而模糊的不了了之?不喜欢影片这样的安排。
总体上说,方贺生为了方家担当起了家庭的重任,也具有方家大少爷的风范。在丁敏家不动声色的恢复记忆后,冒着生命危险和石亨接近,去扳倒石亨,宁愿让家人误解,也不愿家人再陪他多担一份风险,这种智慧和担当是让人佩服的。面对感情,他并不优柔寡断,对于秀巧和文凤,他分得清她们是命运的捉弄才来到自己身边,他知道感激,懂得体谅。对于丁敏,他无法容忍她的人品不端。当他知道丁敏一直在骗他,骗他的,是他最在乎的事,他歇斯底里了。
在《再见艳阳天》中,保剑锋的表演很出彩,尤其是歇斯底里、情绪激动的那几段,这是保哥以往所没尝试过的,以往他的苦情戏,多是平静的渗透在眉宇间,这一次,保哥还尝试了情绪激动的发怒。保哥发飙的时候很给力,充分体现了内心被折磨压抑欺骗太久,终于得到释放的一种无法自已。很赞。
这部片子,从整体上说,对于方贺生家族父母的通情达理,很觉温暖。情节起伏跌宕,每个人物的性格鲜明。但是影片似乎太突出了秀巧的功德,尤其是最后,秀巧为方家撑起一片天,用来描述她的笔墨过重。而到最后,丁敏又一次自杀,丁敏的父亲跪在方贺生面前,救他救命,方贺生不为所动,是秀巧一席话激发了贺生,让贺生重返医院,对丁敏施救。我觉得这样的安排,太过突出了秀巧的大度,并且显得方贺生很不近人情。方贺生可以在感情上坚持不原谅丁敏,但是医者父母心,无论怎样,救命和原谅是两回事。影片这样的安排,无疑是把秀巧无限的放大,把片中其他的角色,都或多或少的写得渺小了些。影片的主题,似乎一直是在为秀巧让人不太清楚是否是爱情的一种莫名的大度和坚守歌功颂德。个人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