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词人才子”挑战古文写作全国十地高考下水文——全国I卷:春秋从此霸图开

(2020-07-15 07:17:34)
标签:

转载

“词人才子”挑战古文写作全国十地高考下水文

——全国I卷:春秋从此霸图开

引自“新课标大语文”

 

2020年高考已经结束

新课标语文课题组组织词人才子毕光荫

携手高考命题研究专家王涛老师

进行了一次语言实践活动

挑战用古文写作全国十个地区的高考下水文

由王涛老师亲自为这十篇文章做了精到的点评

此次活动不是鼓励学生高考时写作古文

只是为了探究文言文的表现力

这位词人才子的文字究竟如何呢?

让我们一睹为快吧!

 

全国I卷作文原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春秋时期,齐国的公子纠与公子小白争夺君位,管仲和鲍叔分别辅佐他们。管仲带兵阻击小白,用箭射中他的衣带钩,小白装死逃脱。后来小白即位为君,史称齐桓公。鲍叔对桓公说,要想成就霸王之业,非管仲不可。于是桓公重用管仲,鲍叔甘居其下,终成一代霸业。后人称颂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为“春秋五霸”之首。孔子说:“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司马迁说:“天下不多(称赞)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班级计划举行读书会,围绕上述材料展开讨论。齐桓公、管仲和鲍叔三人,你对哪个感触最深?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春秋从此霸图开

毕光荫   王涛 

 

诸位师友:

盖闻伏羲画卦,人文以成。书契之作,以代结绳。自是,太史因之以记事,巫祝借其以飨灵。左史记言,右史记事;言则《尚书》,事则《麟经》[1](探究史书源流)。欲知往古,莫善檮杌[2];鉴识来者,何如史乘[3]。西哲有云:读史使人明智;中圣复言:鉴古可破愚蒙(引西哲、中圣之言说明历史的作用)。余读《春秋》,见齐桓振臂,便晓王纲久坠;待管仲一出,则知霸图已成。夫齐威加宇内,震于殊俗,虽有鲍叔举荐之力,齐桓雄主之威,然,要在管仲之功,何以知其然也?(明确观点——“齐威加宇内,震于殊俗”“要在管仲之功;设置疑问——“何以知其然也?,引出下文议论。开头设计巧妙,逻辑严密。)

忆昔管仲相齐(注意,管仲相齐之时):自衣钩误射[4],拜相入庭;夷平谭遂[5],北杏会盟。会鲁于柯[6],因曹沫[7]而还地;联合宋卫,因定郑而扬名。伐戎救燕,赖老马以出孤竹[8];征狄扶邢,籍曹邑而立戴公[9]。兵临南海,责包茅之不入[10];拜受彤弓,因葵丘而争雄[11]。齐桓一匡天下,九合诸侯;南面称孤,万古留声。(此一段写管仲为相,先灭谭、遂,再定郑、卫,伐戎救燕,兵临楚国,会于北杏,会于柯,会于葵丘,一步一步帮助齐桓公建立霸主的地位,文笔极健。)

于是天下宾服,致昆山之玉,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乘纤离之马,建翠凤之旗,树灵鼍之鼓。夜光之璧饰于朝堂,犀象之器施于案几;郑、卫之女充于后宫,骏良駃騠[12]实于外厩;江南金锡为用,西蜀丹青为采。宛珠之簪,傅玑之珥,阿缟之衣,锦绣之饰进之于前;北部删脂,燕姬似玉;南都粉黛,越女如花[13],立之于后;羹鮨醢臡,牛羊臛臐,笾豆鼒鼐,盎釜瓦登[14],列之于左;琴瑟鼓笙,箫管籥柷,篪埙钟磬,篞篎筊言[15],演之于右。燕赵之君为之执辔,晋楚之王为之持鞭。(此一段写管仲为相,天下唯齐国马首是瞻,通过写齐桓公的宝物衬托齐国之富庶与强盛。描写宝物一段化用李斯的《谏逐客令》,铺陈宝物,如数家珍,如花照眼,精彩纷呈,应接不暇,词采斐然,妙笔生花。)

及管仲之没也(着眼,管仲去世之后):易牙秉政,竖刁为辅;开方[16]设计,公子争权。太子走于宋,桓公死于寝;尸蟲出于户,无诡[17]弑于田。孝、昭、懿、惠[18],公子争立;祸延十世,齐无永年。懿公少德,笑称丙戎断足;商人无行,戏谓庸职夺妻[19]。城父杀翟[20],崔杼弑君;景公弗埋,三军弗谋[21]。翟君临于西鄙,长翟瘗乎北门;郤克斩其四使,齐侯败于马陵[22]。名失诸侯,权移重耳[23];待田氏篡位,一旦倶毁。(此一段写管仲刚刚去世三年,齐国政治便混乱不堪,不仅霸主地位顿失,且祸延十世,姜齐从此一蹶不振,直到被田氏所篡,一直未能重振当日霸主雄风,两相比较,鲜明地指出管仲在齐国霸业中的重要性。不着一语评价,而事理甚明。真所谓不着一字,占尽风流也。)

夫管仲一出,春秋从此霸图开[24];管仲一没,齐国便失栋梁才。齐自太公以来,常为东方霸主,而管仲相齐,天下肃然,盐铁之利,富甲神州;叁国伍鄙[25],名闻海内。及其没也,三年之内,国破君亡,公子争立;政乱民弊,波及十世。而齐桓霸业不终,鲍叔容人少量[26](前文极力铺陈,已将管仲的功绩烘托得极为鲜明,故此处只用一句指出齐桓公和鲍叔牙之短处,多加一句,倒觉多余),故曰:齐威加宇内,震于殊俗,要在管仲之功也。

鉴古知来,师古资今。所谓:英雄造时势,时势造英雄。英雄者,可以一言兴邦,可以一举定国,一怒而宇内惧,安居而天下熄。管仲是也,乐毅是也,钟南山是也,张文宏是也。仁者之言,岂可轻乎?英雄之举,孰可逆之!(鉴古知今,联系当下,升华主旨,提出倡导)

以上诸言,倶本我心;错漏实多,尚请斧藻。恭请师友,各言高论焉耳。

(通观全文可知,作者暗仿贾谊《过秦论》笔法。前半部分,只是铺述管仲在时,齐国如何如何之强;后半部分,则大力胪陈管仲去世后,齐国堕落如何如何之快,这其间的原因,只用要在管仲之功一语便断尽,最是疏奇之笔。

 

       赞曰:

        大雅久绝,难闻黄钟。曹植绣虎,驺奭雕龙。

        藻绘群言,有逾化工。今朝词客,古来文雄。)

 

【注释】

[1]《麟经》为《春秋》的别称。

[2]楚国史书名《杌》,此处泛指史书。

[3]《乘》是晋国的史书,同《杌》出于《左传》。

[4]指管仲射中齐桓公衣带钩,误以为小白已死之事。

[5]灭掉谭、遂两个小国。

[6]北杏、柯,都是地名。

[7]指鲁国将领曹沫在盟会上逼迫齐桓公归还侵占的鲁国土地之事。

[8]说的是齐军在孤竹国借“老马识途”找到出路的事。

[9]曹邑是卫国的地名,戴公指卫戴公,当时齐国是同时平定了邢国和卫国的内乱,故如此说。

[10]指齐国兵临楚国,管仲指责楚将屈完不向周天子进贡包茅的事。

[11]指的是周襄王赐给齐桓公彤弓,齐国在葵丘称霸的事。

[12]駃騠jué tí),古时良马名。与前面的昆山之玉,明月之珠,太阿之剑,纤离之马,翠凤之旗,灵鼍(tuó)之鼓,夜光之璧,犀象之器,郑、卫之女等一样,都是宝物之意。语出李斯《谏逐客令》。

[13]以上两句表示的是南北方的美女之意,语出清代陈球的骈体小说《燕山外史》。

[14]yì)醢(hiní),牛羊huò)xn),都是食物;笾(bin)豆z)鼐(nài),盎(àng)釜瓦登,都是食器。是一种鱼肉;醢,肉酱;,带骨的肉酱;,肉羹;,羊肉羹;笾,竹豆;鼐,两种鼎;盎,缶;登,瓦豆。以上词句,见《尔雅》。

[15]琴瑟鼓笙,箫管yuè)zhù),篪埙钟磬,篞篎筊言,都是乐器。,一种笛子;:古代乐器,木制,形状像方形的斗;,中管;,小管;,小箫;言,大箫。见《尔雅》。

[16]易牙、竖刁、开方都是齐桓公的宠臣,也都是奸臣。易牙是齐桓公的厨师,为了讨好他,把自己三个月的孩子烹了给他吃;竖刁为了进宫自己阉割了自己;开方,卫懿公的庶长子,来到齐国,与易牙、竖刁一起祸乱朝政。

[17]齐桓公与长卫姬之子。被齐桓公许诺为太子。齐桓公死后,易牙率兵杀死了反对者,于是即位,但不到3个月便被人杀死。

[18]指齐孝公、齐昭公、齐懿公、齐惠公,四人都是齐桓公之子,陆续登位。

[19]齐懿公,齐桓公之子,“商人”是其名。他还做公子的时候,和丙戎的父亲一起打猎,争获不胜,等到即位,就断了丙戎父亲的脚,让丙戎做他的仆人。庸职的妻子很漂亮,齐懿公就把她纳进宫,让庸职做他的骖乘。有一次,齐懿公游申池,和他们二人一起洗澡,庸职开玩笑地称丙戎为“断足子”,丙戎开玩笑地称庸职为“夺妻者”,两人想起之前的事,很生气,于是一起把齐懿公杀死。

[20]见《史记·齐太公世家》:惠公二年,长翟来,王子城父攻杀之,埋之於北门。

[21]《史记》记载,齐景公死后,莱人歌之曰:“景公死乎弗与埋,三军事乎弗与谋,师乎师乎,胡党之乎?”

[22]指的是晋国的将军克斩杀了齐国的四个使者,后来又在马陵大败齐军。

[23]晋文公重耳接替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二位霸主。

[24]出自明郭之奇《咏古八绝·其三·管仲囚齐》。

[25]指的是管仲的政治举措——“叁其国而伍其鄙”。所谓“叁其国”,就是将国划分为21乡,士居15乡,工居3乡,商居3乡,分设3官管理。所谓“伍其鄙”,就是将鄙野(国都之外的广大地区)分为5属,设立5大夫、5正官分管。

[26]齐桓公霸业不终,身未死而国已乱,死后尸体放在卧室三个月不能出葬;鲍叔牙不能容人,《庄子·徐无鬼》曾记载,管仲评价鲍叔牙说:“其为人洁廉,善士也;其于不己若者不比之;又一闻人之过,终身不忘。”


[转载]“词人才子”挑战古文写作全国十地高考下水文——全国I卷:春秋从此霸图开

[图文引自网络,共享学习,若侵联删。]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