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齐宣王问曰:“文王之囿方七十里,有诸翻译
(2020-04-29 07:20:03)
标签:
转载 |
孟子对曰:“于传有之。”
曰:“若是其大乎?”
曰:“民犹以为小也。”
曰:“寡人之囿方四十里,民犹以为大,何也?”
曰:“文王之囿方七十里,刍荛者往焉,雉兔者往焉,与民同之。民以为小,不亦宜乎?臣始至于境,问国之大禁,然后敢入。臣闻郊关之内有囿方四十里,杀其麋鹿者如杀人之罪。则是方四十里为阱于国中。民以为大,不亦宜乎?”
[注]文王:即周文王。
(1)下列句中加粗词的解释都正确的一项是
[ ]
于传有之 不亦宜乎
A.传说 应当 |
B.记载 适合 |
C.传说 适合 |
D.记载 应当 |
(2)下列句中“犹”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
A.寡人之囿方四十里,民犹以为大。
B.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C.人主之子也,骨肉之亲也,犹不能持无功之尊……而况人臣乎?
D.今以蒋氏观之,犹信。
(3)“文王之囿方七十里,刍荛者往焉,雉兔者往焉”的意思是
[ ]
A.文王的苑囿,方圆七十里,那里长满了野草,养着许多山鸡和野兔。
B.文王的苑囿,方圆七十里,运送柴草的人去了,猎取山鸡和野兔的人去了。
C.文王的苑囿,方圆七十里,割草打柴的人们可以到那里去,猎取山鸡野兔的人们也可以到那里去。
D.文王的苑囿。方圆七十里,樵夫们往那里,猎户们也向往那里。
(4)本文运用了什么说理方法?反映了孟子什么样的思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