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工作是人生快乐之源——读亚伦•亚达《走向社会》
(2016-09-22 06:17:52)
标签:
转载 |
亚伦•亚达教育子女要好好工作,一篇文章中对子女的忠告和建议有大半是工作,要做对社会有益的事情,这才是快乐的根源,是孩子摆脱空虚寂寞无聊的法宝。不像中国家长,怕孩子吃苦,特别看重钱。
尽管国情不一样,看重钱无可厚非,但钱毕竟不是人生的全部追求。人生的价值也不完全由金钱来衡量。看电视,看到那些为野生动物保护辛苦工作的专家们,他们工作的收入未必丰厚,但他们在做有意义的事情,他们很快乐。一个教师的工资收入也不高,但教师们在塑造孩子灵魂,看到孩子的进步,也是特别有成就感,这一点,看看高考结束后,看到一个个学生考出理想成绩后兴高采烈的老师就可以明白。有些人固然有钱,但做的多半是利己的事情,在挣钱的过程中多少有损人利己的行为,物质丰裕了,但这些人未必就高兴,成就感未必高。为什么,就是他们的价值为社会认同度未必高。所以,一部分富豪要捐款行善。从马斯诺的需要层级理论也可解释,人有高级需求,那就是精神需求,渴望被尊重,被认同,被赞誉。
一部分人的价值就是他挣的钱,而另一部分人的价值就是他们人本身。一个钱学森也许他家庭的钱财并不多,但他本人就是一个无价之宝。一个学习成绩不太好的学生出身社会后包工程赚了许多钱,请全班同学吃饭,并质问原班主任:“是我能干还是以前比我成绩好的现在搞研究的同学能干”,说这话就表明这个同学内心深沉的自卑,他的所谓能干和另一个在大学搞研究的同学的能干本身就不是一个概念,就不是一个层次的问题,足见这个人的浅薄和俗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