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上半叶,想必是美国文学的繁荣时期。男作家如福克纳、菲茨杰拉德、海明威、伍尔夫.托马斯等相继惊艳登场,在世界文坛上空划过一道又一道耀眼的光芒。而那个时代的几个女作家如卡森.麦卡勒斯、弗兰纳里.奥康纳和雪莉.杰克逊等,也都给后人留下了长久不衰的作品,而这些作品的主题即便今天仍令人津津乐道,回味无穷。
卡森.麦卡勒斯、弗兰纳里.奥康纳和雪莉.杰克逊,三人年纪相差不到10岁。卡森.麦卡勒斯29岁瘫痪,50岁离世。弗兰纳里.奥康纳39岁死于红斑狼疮。雪莉.杰克逊也仅仅活了49岁。天赋加勤奋,三人的作品至今仍不断出现在书店里。图书馆里更是缺不了她们的书,否则只能说这个图书馆书目不全。但毕竟还是躲不过天妒红颜,三人都过早地离开了这个世界,想到这不由人低头叹息,不胜伤感。
三人的作品基本上都被归类为哥特式流派。
卡森.麦卡勒斯让你怦然心动,触动你内心孤独感受的同时,或许也会让你有一种绝望的情绪产生,至少我有一丝黯然。
当年的麦卡勒斯手里夹着烟,优雅地用手托着下颚,雪白衬衫的宽大衣袖,深邃得仿佛能看透世间一切的目光,显得时尚又不乏理性,用现在词来说在那个年代应该是酷酷的。
卡森.麦卡勒斯
弗兰纳里.奥康纳会告诉你,每一个人都会遇到上帝赐予你恩惠的时刻,但是这种天惠时刻只有在暴力发生时才降临,用她自己的话解释就是“上帝的恩典出现在魔鬼操纵的领地”,所以她的作品中才呈现这么多弱者受欺受虐或者死亡的故事,让不少人惊叫。当年艾略特在读了【好人难寻】小说集后,给友人写信道:“可以肯定,此人身上有一种奇异的天赋,才艺当属一流,可是我的神经不够坚强,实在承受不来这样太多的搅扰。”奥康纳患上红斑狼疮后,与母亲相依为命,生活在饲养孔雀和鸡的农场里,终身未嫁。在帮母亲干些零活之外,她每天在想的事就是如何写好小说,如何精雕细琢自己的作品。写到这儿,脑子里突然闪过余秀华的身影。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三人相较,无法分伯仲。不过从个人来说,我相对比较喜欢奥康纳。喜欢她的那篇“小说的本质和目的”,喜欢她用信件的形式为后人解读自己的作品。
2018年看高分获奖影片【三块广告牌】时,其中一个镜头那个广告牌负责人坐着在看奥康纳的短篇小说集【好人难寻】,不由让人会心一笑。
弗兰纳里.奥康纳
雪莉.杰克逊告诉你人性善恶的本质,阅读后你可能会轻轻叹一口气,伴随着一种对人类的失望感。
当年的雪莉.杰克逊只要一有时间就坐在打印机前写小说,无论早上、傍晚和夜里。她为自己的作家身份而骄傲并以此谋生。当被送往医院,登记员询问她的职业,她自豪地说:“我是一名作家。”登记员看了一眼,说道:“好吧,那我就填家庭主妇好了。”
她的【邪屋】、【摸彩】等作品永远被存入了文学经典的殿堂,毫无疑问将长久不衰。
雪莉.杰克逊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