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华大虽有争议,但也别以守旧眼光给新事物打上“歧视”烙印

(2018-08-03 20:29:01)
市场经济风云变幻,时而蓝天白云,也会疾风骤雨。最近,一些明星企业风波不断。小米一上市就破发,董明珠造车路一波多折,拼多多上市遭遇舆论激烈围剿,国内基因检测第一股华大基因也陷入“基因检测滥用”“高管离职”传闻,一时间,明星企业狼烟四起,好不热闹。

尽管,舆论站在公共立场上评价企业并不算出格,但客观来讲,我们必须得承认,舆论有时候并不那么了解商业世界的运行规则和科研技术的具体应用,很多批评人士不过是隔岸观火,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是一种过错。另外,很多人对某种事物做出判断,可能只是基于自己所掌握的有限事实,而这个事实未必是全部真相,所以,批评也就可能无的放矢。

近段时间,诸多质疑聚焦于华大无创产前基因检测技术“漏检”,“华大有没有核心技术”以及高管离职问题。有吁求就该有回应,唯有积极回应,质疑才能有被廓清的可能,也才能体现一家公司开放自信的心态。也正基于此,华大基因近日举办了第二期媒体开放日活动,华大集团执行副总裁朱岩梅等出席了此次活动,就外界关注的相关话题与媒体进行了面对面深入交流。

会上,华大管理层重申“基因科技造福人类”的价值观,并回应了外界关切。在解释长沙“漏检”事件时,华大高管回应,湖南案例中“华大漏检”的说法存在概念性错误,实际上该案例并不在华大的无创产前检测范围之内,因此也不存在对对方赔偿的说法。

针对“华大有没有核心技术”的提问,华大集团执行副总裁朱岩梅介绍,集团2015年至2017年研发投入约25亿元,发表高水平的科学论文1055篇,专利累计申请量为2182件,专利累计授权量为647件,而且拥有一批“老中青结合,产学研兼备”的高层次人才。应当说,这次的沟通,对华大来说是及时的形象补救。

一种技术,一个行业,在曲折中前进从来都是历史规律。弗莱明发现青霉素、巴斯德发明狂犬疫苗,就经历了无数次失败,即便在日后的应用中,这些药物也依然会出现误差,但这不妨碍人类拥抱伟大发明。同样,基因检测仍是一个发展中的行业,未到达尽善尽美的程度,由于信息沟通不对称而产生误解,实属可以接受和调整的范畴。

另一方面,基因检测属于高度专业性的领域,普通大众难以触达,而这些企业就人类健康所描述的美好愿景,比如活到100岁,也被部分专业外人士质疑可能是骗局。对此,化大集团及时科普,并通过媒体解疑,是正确的回应方式。而从社会公众的角度出发,对于科研类企业的愿景不妨宽容一些,也许正如任正非所说,要从很长的时间轴来看科学家讲的话,不能计较所有内容都是否具有现实性意义。“如果我们狭隘的看问题,人类怎么探索前进?”

总之,一项新兴技术遭遇种种质疑,或许不是坏事,因为质疑的过程也是驱魅与科普的过程。而一个开放包容的社会,一群成熟理性的公民,应该相信新技术的明天,即便眼下尚有待进一步完善,它们也指向着更美好的未来。最不应该做的,就是以一种守旧的眼光,给新事物打上“歧视”烙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