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州面馆

几年前,学生生涯后半段,为了有一个独立的空间读书写作,我搬到了与学校只有一墙之隔的许西村——太原最知名的城中村之一。
就像所有大学周边的城中村一样,许西村虽然脏乱,但它却是大学生的消费天堂。
这里当然少不了价格低廉、供大学生情侣温存的小旅馆,但夜晚闪亮的灯牌,不只属于旅馆,还有那些虽不起眼却可能潜藏着十八般武艺的深夜食堂。
某个夏天,一起合租的好哥们老徐(绰号)每天晚上加完班,都会拉上我去一家叫“应州面馆”的饭馆吃上碗面,喝上杯啤酒。开店的是看上去40出头的夫妻俩,男的魁梧而面善,女的徐娘半老,也有几分姿色。友善的服务态度加上口感上佳的面食,“应州面馆”就成了我跟老徐深夜解馋的据点。
应州面馆,当然以面食为主。小店里各种山西面食应有尽有。炒面、浇面、拌面、烩面、焖面,随时都可以端上来。但在这家深夜食堂里,我最喜欢的是他们家的浇面。
当你点上一碗面,老板随后擀面、切面、煮面,整套流程一气呵成,随之快速浇上早就做好的卤子,炸酱、西红柿鸡蛋、蘑菇、小炒肉,或者再加上个肉丸,一碗香喷喷的山西地道面食就上桌了。而我们的肚子早就已经被引诱地唱起了交响曲。
在这家深夜食堂里,我们经常吃的还有一种山西当地面食莜面栲栳栳,面粉是莜麦磨成,做出来的莜面口感筋道,有韧性。
跟《深夜食堂》里的黄小厨一样,老板每次做莜面栲栳栳直如在做一件艺术品:用手掌在光滑的板面上将揉好的面推成一个长条,食指一卷,长条便成为“猫耳朵”似的筒状形,长寸许、薄如叶、色淡黄,光是外观,已经足以让人饱腹了。出锅之后,拌之以小炒肉臊子或者蘑菇酱,一道深夜美味就可以大快朵颐了。
在这家不起眼的面馆里,一碗浇面才6块钱,比学校食堂还要便宜。我是学生,老徐刚刚工作,都没有什么经济实力,但一碗6块钱的深夜浇面,那扑鼻的香气,也足以让我们回味许久了。
老板有一个上初中的女儿,夜晚十点多的时候,还经常在店里写作业。姑娘面容姣好,老徐经常以为其辅导作业为名跟她搭讪,最后竟然成了不错的朋友。跟她熟识的好处是,老板娘经常给我们的碗里加个蛋。
在一座破烂不堪的城中村,这家不起眼的应州面馆,没有任何闪光的地方。但于我跟老徐这样的穷食客而言,它却给了我们空虚的胃太多安慰。在这里,我们慨叹爱情,畅想未来,对窗户外路过的衣着暴露、浓妆艳抹的艳丽女郎评头论足。这里不像电视剧中的深夜食堂,会有寻梦的文艺女青年到来,但也从不缺少现代都市故事:情侣分手吵架,社会青年吹牛互怼,毕业生各奔前程之前痛哭告别……
安静也热闹,大笑中有痛哭,这或许就是应州面馆的深夜日常。
在许西住了一年,我跟老徐就各自投奔新前程了。老徐回了无锡老家,做了IT民工,找了个胖女友,今年就要结婚。我则来了北京,万人如海,虽然终日忙碌,终究觉得是在做有价值的事。
希望以后回许西的时候,应州面馆以及那风姿绰约的老板娘还在等着我们,他们的女儿应该已经上了大学。
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