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娘,活该是婚礼中的蝼蚁吗
(2016-09-13 10:57:27)由喜剧到悲剧,有时候只隔着几杯酒的距离。
日前,海南文昌一段婚礼视频在网上热传,在婚礼酒席上,一黑色套裙年轻女子举着盛有白酒的酒杯,与身旁男子对饮,旁边赴宴者不断大声“叫好”。但随后,黑衣女子疑似醉酒后不省人事,后被送入医院急诊抢救室内,最终抢救无效身亡。此女子为新娘的伴娘。
新人婚礼上,伴娘醉酒身亡,没有比这更糟心的婚礼了。是谁害死了伴娘?
仅从网上流传的视频,我们难以窥见真相全貌。但视频至少透露了几个事实:一是该伴娘很能喝,二是伴娘与男子对饮的时旁人大声喝彩,三是当女子不省人事被拖着离开时搀扶男子还表现出一副嬉皮之相,完全没有意识到事态的严重。这种情状让人尴尬。
虽不能肯定悲剧发生的时候旁人有多激烈的劝酒行为,但大声喝彩其实就是对女子喝酒的鼓励,已构成事实上的劝酒。女子该为自己的死负责,但劝酒的人又如何能置身事外?
我们不得不聚焦于女子的伴娘身份。作为赓续已久的传统文化现象,伴娘是传统婚礼习俗的“伴生品”,实际上最早是新娘嫁给夫家的附属品。伴娘在男方家主要有两项功能:保护与伺候新娘。
所以,从其起源来看,伴娘就天然在传统婚姻结构中处于劣势地位,没有独立的人格权与人身自由。
只不过,随着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伴娘已渐渐脱离旧有的依附属性,成为增加婚礼喜庆气氛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这也延续着以往“保护新娘”的意涵。
但时代流转,并没有孕育出与现代婚姻形式相匹配的“婚礼价值观”。伴娘地位依旧弱势,可以被“闹”、被劝酒、被“调戏”,成为既快乐又沉重的婚礼角色,这折射出在中国社会加速变迁的过程中传统价值与现代婚姻制度之间存在的种种冲突。
跟闹洞房一样,男子向女子劝酒,背后伏没着一种隐秘而猥琐的性心理:这不过是男性向女性宣示身体到心理的占有权。从视频来看,即便该女子不省人事了,搀扶她的男子还在嬉笑,或许他们打心底里就没有尊重这名醉酒女子。与伴娘醉酒而亡相比,恬不知耻同样让人遗憾。
包括闹洞房、“闹伴娘”等等婚礼陋俗的存在,时常让人感喟:时代在进步,但不过是体现在器物制度上。时代的价值观图像,与形而下的器物产生了种种脱节。连像柳岩这样的名流参加包贝儿的婚礼都要被人抱起来扔进水里,一个普通伴娘被劝酒、起哄,又有什么好奇怪的?
酒能助兴,尤其是在喜庆的日子里。但劝酒也要有度,一切打着猥琐趣味的劝酒、“闹伴娘”都是耍流氓。
供 必要商城 必要时评
前一篇:火车站商业化不能忘掉公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