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沙县政府对沙县小吃“父爱式”的关怀太过了

(2015-08-18 21:57:52)
标签:

股票

自上世纪90年代就已悄无声息占领中国街头巷尾的沙县小吃,如今又有大动作。媒体报道,沙县政府已策划组建沙县小吃集团公司,把沙县小吃品牌朝着公司化方向运作,一个可能的目标就是上市。

对明清之际实力雄厚的晋商,旧时有“有麻雀的地方,就有山西商人”的民谚,而今,这句话放在遍地开花的沙县小吃身上,亦不为过。一座城市之内不见几家沙县小吃,也算咄咄怪事了。

沙县小吃的成长之路上始终伴随着沙县政府的身影。上世纪90年代,沙县政府不仅成立小吃业发展领导小组,下设“小吃办”,还鼓励乡镇干部停薪留职下海,而今沙县政府又要主导沙县小吃朝公司化方向运作,或可预见,又一轮沙县小吃的攻城略地即将上演。

不过,政府策划成立集团公司,主导一个产业的公司化运作,这样做,是否合适?毋庸置疑,扶植产业经济发展,是政府职责所在,如果引导得力,不论是对这个产业的发展,还是对一地经济的拉动,都大有益处。但这是否意味着,之于产业发展,政府一定要始终冲在前面,大包大揽?

目前,尚不知道沙县政府将在沙县小吃集团的组建中具体充当何种角色,但单单看它始终冲在市场前面的姿态,就应该警惕其角色越位的倾向。沙县小吃作为一个产业,如何发展,自有其内在的市场逻辑,即便是组建沙县小吃集团,也应该是行业协会来出面,而非政府。显然,沙县政府将自己作为市场主体了。实际上,早在“小吃办”成立之时,沙县政府就已将这种野心暴露了。

 围绕沙县小吃与沙县政府的争论,说到底,还是一个如何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的问题。扶持经济发展,政府要做的是提供健全普适的发展方向,公平的税收,以及公正的法治环境与市场监管。沙县政府可以引导沙县小吃的合理发展,但绝不应伪装成市场主体的身份冲进具体的市场运营中,这已经逾越了政府与市场的楚河汉界。

 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核心精神就是,让市场而非政府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沙县政府对沙县小吃这种“父爱”式的关怀,短期内可能对沙县小吃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但怕就怕,这种干预一旦养成习惯,那时候再来强调市场精神,或许就晚了。


新京报。8月17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