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淑女教育”的本质是生存训练
(2014-09-25 14:26:20)
正值9月开学季,走进武汉各大高校校园,随处可见迷彩服阵,军训正如火如荼。但在武汉纺织大学,却有一支特殊的军训方阵,没有迷彩服、没有教官;军训地点也不在操场,而是室内;军训项目不是体能意志力,而是传统国学礼义,剪纸刺绣。这就是该校的淑女班新学员的开学“军训”。(9月22日《楚天金报》)
“淑女军训”,这种训练方式的确挺“高大上”的,且不说,“军训”内容是国学礼仪、剪纸刺绣,单单就凭不用顶着烈日走正步、喊口号,就已足够羡煞其他小伙伴儿了。对向来喜欢在军训中偷懒耍滑的男生来说,观此光景,若不是“可怜生得男儿身”,估计也早就疯抢着报名去了。
既是“淑女教育”,首先要搞清楚何为“淑女”?淑,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释云“清湛也。从水叔声。释诂曰‘善也’”。淑女,似可理解为善良清纯的女生;而“淑”从水旁,也意谓柔美。贾宝玉谓“女人是水做的”,其来有自。
看来,淑女的确是女生中的优质“品种”。“思无邪”的《诗经》载“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说明,早在2000多年前的先秦,淑女就已经是受男青年欢迎的求爱对象了。那时的淑女,受欢迎程度,估计近似现在的“女神”。
或也正因淑女的优质,才让武汉纺织大学想出“淑女训练”的法子。而其具体训练方法,研习国学经典,进行剪纸刺绣,抑或是一定的形体与化妆技巧训练,其实都指向着得体的外表塑造与智慧的养成。如此看来,与其说这是“淑女训练”,倒不说是现代女性如何成功与社会融洽相处的生存技巧训练。
随着女权意识的兴起,以及“压力型社会”的逼迫,越来越多的女性已经不再满足于传统社会相夫教子的角色,走出家庭,走向社会与职场,已逐渐成为为现代都市女性的普遍选择。而要想在职场成功生存,得体的举止,足够的知识储备,以及一定的公关礼仪,注定必不可少。若能在求学期间习得这方面的知识,对未来的生活与工作产生极大裨益。
实际上,武汉纺织大学的所谓“淑女教育”并非孤例。在很多学校,礼仪教育都是炙手可热的课程。而很多时候,这种教育,又不仅仅限于女生。多数礼仪课程,对男女生都是一并开放的。对男生而言,必要的礼仪训练,尤其是“茶七饭八酒满杯”之类的“饭桌礼仪”,更须具备。
“淑女教育”的本质就是生存训练。武汉纺织大学之所以创办“淑女班”,虽不乏为学校礼仪队储备人才的考量,但想必还是希望通过“淑女训练”,让天赋能力较弱的女生在将来的生活中,多一分胜算。要知道,风险社会,风险无处不在,而风险的分布,在不同人群之间又是极不均匀的。男权社会下,女性终归是弱者,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符合生存逻辑。“淑女教育”,也正是此种逻辑下对女生的量身打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