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排放背后的激励问题
(2013-06-21 08:42:34)| 分类: 针砭时弊 |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乌审旗嘎鲁图镇多位牧民近日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反映称,中石油长庆油田号5-15-27AH苏气井污水直接排入额日克淖尔湖,导致当地数百牲畜暴死。嘎鲁图镇镇长那日苏说:“待牲畜死亡证据收集齐后,将与污染企业进行接触。(据20号人民网)
治理污染,政府充当重要角色。但传统的治污模式,在排污大户面前,常常捉襟见肘。这是因为,传统的治污模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对排污企业征收排污费,二是制定污染物排放标准,超过一定标准就要课以罚款。但无论是征收排污费还是排污标准的制定,都是一件令人纠结的事儿:如果政府排污费或排污标准制定过高,而企业为降低污水排放付出的边际成本高于排污费或排污罚款,那么企业宁肯“自讨红牌”,直接交钱;如果排污费与排放标准制定过低,区区几万元的排污费或排污罚款之于巨额利润来说,又何其渺小,企业又怎么在乎这点成本?比如这次污染事件中,相关部门对涉事企业处以罚款5万元,这对日进斗金的油企来说,简直九牛一毛。
治理污水排放,政府之外,还有市场。事实上,只有依靠市场手段,才能更有效地解决排污问题。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做的就是明晰产权。不管是油企污染的权利,还是牧民不受污染的权利,都可以放在产权市场进行自由交易,使排污量达到帕累托最优水平。深圳启动全国首个碳排放交易平台,遵循的就是这个思路。
链接:http://green.sohu.com/20130620/n379329703.shtml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