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白裤瑶-在八圩集市第一次看到白裤瑶

标签:
情感 |
http://s12/mw690/002igalmgy6NZZDitLleb&690
今年10月下旬,在培明老师和摄友初晓的策划下,我们一行六人(培明、初晓、沙一年、安然、天上星星和我)于22日上午从上海飞抵贵阳,再转道火车到广西河池市南丹县城,已是深夜10点多,开始了原生态的采风活动,走近白裤瑶。
白裤瑶,对它太不了解了,完全的新鲜感,促使我参加了行程。
看了资料得知:白裤瑶是瑶族的一个支系,因男子都穿着及膝的白裤而得名。主要聚居在广西西北的南丹县八圩、里湖瑶族乡和贵州省荔波县朝阳区瑶山乡一带,总人口约3万。白裤瑶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认定为民族文化保留最完整的一个民族,被称为“人类文明的活化石”。
接站的旅舍老板告诉我们,第二天八圩乡有集市,我们大喜,正赶上好时机,晚上就商约好包车,第二天天一亮,就乘车出发去八圩乡。
http://s14/mw690/002igalmgy6NZZDMcNv3d&690
http://s10/mw690/002igalmgy6NZZDCDah79&690
http://s16/mw690/002igalmgy6O00itVYrbf&690
http://s15/mw690/002igalmgy6NZZDWsMede&690
http://s4/mw690/002igalmgy6NZZDlRrZ83&690
http://s10/mw690/002igalmgy6NZZDpd3Pe9&690
白裤瑶是一个由原始社会生活形态直接跨入现代社会生活形态的民族,至今仍遗留着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过渡阶段的社会文化信息。在婚前的两性交往上,母系社会文化遗存最为突出。恋爱中,女子往往占据着主导地位,主动选择,大胆追求,女子挑选男子,支配男子,男子处于从属地位。结婚之后,女子从夫居住,绝对服从男子的领导。
http://s16/mw690/002igalmgy6NZZDGMtp1f&690
http://s5/mw690/002igalmgy6NZZDJkBSa4&690
http://s6/mw690/002igalmgy6NZZDrOzb05&690
http://s5/mw690/002igalmgy6NZZRz5ju24&690
http://s9/mw690/002igalmgy6NZZS6yAUc8&690
http://s11/mw690/002igalmgy6O002Z8Ce9a&690
白裤瑶族至今仍保留着很多古老的习俗。白裤瑶民大多居住在偏远的大石山区里,生存环境非常恶劣。在与自然环境搏斗的艰难生活中,白裤瑶民族创造了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其中铜鼓舞最具有代表性。据统计,在近三万人的白裤瑶人口中,就保存有三百多面铜鼓。铜鼓在战争年代作为战鼓使用。铜鼓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在如今的和平年代,一般在每年秋后的农闲时节为五谷丰登或重要节日、逢老人过世时敲打。白裤瑶自从有了铜鼓以后,就把它看成是本民族的象征,人气兴旺的寄托。铜鼓舞不仅是一种文体活动,它还与白裤瑶青年的爱情紧密相连,白裤瑶族青年中,很多青年男女都是在跳铜鼓舞后的晚上结成称心如意的伴侣。
http://s11/mw690/002igalmgy6O02EdCzM1a&690
http://s6/mw690/002igalmgy6O00woJqR75&690
http://s16/mw690/002igalmgy6O00wtpoP7f&690
http://s2/mw690/002igalmgy6NZZRHixz81&690
http://s15/mw690/002igalmgy6NZZROcDYbe&690
资料来源于网络,感谢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