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任勇老师《优秀教师悄悄在做的那些事儿》笔记(二)

(2023-04-11 19:37:52)
分类: 名师工作室:2.学习情况
     任勇老师的《重视集体备课》,我感觉是当下许多公办普高没有做到或者做得不够到位的地方,民办高中也许做得要到位些。大家都很清楚,发挥集体智慧,搞兵团作战,肯定优于单兵作战的单打独斗。我的思考是激励机制没有跟进。记得20多年前,黄冈中学高考奖励,注重学科组整体高考成绩的提升,这种机制倒逼学科教师非常重视学科组的整体水平和综合能力的提升,而不是少数教师脱颖而出。湖南长郡中学有一种处罚让人耳目一新,在同一次考试中,班级均分高于年级均分很多的教师反而要收到惩罚,理由是好方法好经验为什么不分享组内其他老师?
     《提前几分钟进教室》,我很赞同,也经常这样做。任勇老师列举了提前几分钟进班的8种好处,我没想到那么多。进行教学设备检查/调整教师教学心态/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稳定学生情绪/沟通师生感情/处理偶发事件/个别指导学生/私下激励学生。他还提到,推迟几分钟离开教室,同样有异曲同工之妙。我校许多老师都有这个好习惯。要说明的是,推迟几分钟离开教室,不是拖堂。
    《不带着情绪去教室》。我倒不赞同任老师的“喜怒哀乐,深藏不露。”提倡带着良好的情绪进教室,不能带着不良的情绪进教室。
     《记住学生的姓名》。这是许多教师成功的法宝。记得台湾教育家高震东校长要求班主任一周内能从后脑勺辨别班级学生。我很欣赏这种做法。我在近几年所带的班级,总是想办法在一个月内记住班级所有学生的名字,随着年龄的增长,记忆力明显有所下降,只有有意识利用早自习、晚自习学生自修的时段,对着座位表,反复强记,借助提问机会,加深印象。正如任老师所言:“一个能记住学生名字的老师,学生也定会永远记住他!”
   读任勇老师《优秀教师悄悄在做的那些事儿》笔记(二)

读任勇老师《优秀教师悄悄在做的那些事儿》笔记(二)

读任勇老师《优秀教师悄悄在做的那些事儿》笔记(二)

读任勇老师《优秀教师悄悄在做的那些事儿》笔记(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