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美丽的乡镇

(2022-03-22 11:30:43)
一直弄不清楚乡和镇之间是什么关系。
如果说乡是镇下属的一个行政单位,但是说不通,这样一来,镇下面应该有几个乡才合理;如果说镇是乡下面的一个行政单位,好像更说不通。
目前国家打算把乡设成镇,乡下居民统一居住在国家统一建成的住房里。
这回总算弄明白了乡与镇的关系。
乡与镇是平级的行政单位,都又县里管辖。如果真要分出高下,镇比乡更“高级”一点。镇的经济实力比乡高一些、人口多一些,镇的非农业户口多,经济上只是以农业为辅。
镇是经济要冲,一般设置在交通发达、靠近县城的地方。偏一点的地方也有镇,那一定有它存在的理由。
有些乡早在改革开放以后,已经由乡变成镇了。
有一位给我们单位建房子的包工头,他说他是1986年拉着队伍出来的,家在某某县某某乡。我在地图上搜索他的家乡,对他说:“你们那里现在不是乡了,现在称为镇。”他说是的,他现在很少回去。
从家乡出来打拼到如今有36年,我们这里已经是他的第二个故乡,从一个青年变成了中老年。他手下有的人在这里的乡下娶了媳妇,便定居下来。
他们老家那个乡距离他们的县城很远,县归省城管辖,邻乡有一个不错的风景区。他们单单依靠种田发不了财,建厂也不切实际,外出打工是唯一的契机。由乡设镇,有了长途汽车站,出行方便了。
这种新型的小镇不比古镇具有吸引力,它只能代表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
然而有些古镇,时过境迁,不再是商贾云集,没有了往日的繁荣。但它以往之所以成为镇,必定占据了地理优势,所以在如今的基础建设上,它依然有它的地理优势。
古镇、古村落,是我最爱欣赏的地方,它不仅有传统的美,更仿佛那里是灵魂所在。
从前的人讲究“落叶归根”,然而为了生存,人类一直都在迁徙。每一块土地上,有多少是原著居民?
我去过上海的新场古镇,那里小桥流水、悠长的古街叙述着当年的繁盛。而今依然是风景如画、游人如织。古镇有一处宅子,是民国时期江倬云的。江倬云祖籍江西,毕业于保定军校,他曾经救过杜月笙,与杜月笙结为异姓兄弟。杜月笙发迹后,推荐他做了黄浦江缉私队长。抗战时江倬云救过蒋介石,于是他做到海关关长、国大代表。解放战争时期他又救过周恩来,解放后,他任上海人民政府参事。主要时江倬云乐善好施,晚年致力于家乡的建设。这大约时应验了“人挪活,树挪死”的规律吧。
无论城市有多么繁华,我更钟情于乡镇,因为这里接地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