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行进间运球》课堂教学设计
(2012-03-27 10:38:47)
标签:
体育 |
分类: 教学设计 |
《篮球:行进间运球》课堂教学设计
科
执教老师:张烨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本课依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中心,通过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体育课程的积极性,在活动中渗透技术教学,使学生掌握篮球运动技能,寓教于乐。通过篮球教学培养学生机智灵活、奋发向上和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激发学生参加篮球运动的兴趣,为学生的终身体育打下扎实的基础。
【教材分析】
篮球运球作为体育中考项目之一,它对球的控制支配能力,脚步移动的熟练程度以及手、脚、身体三者的协调用力都有较高的要求,也为篮球的继续学习提高设置了空间。本次课通过球性练习到复习原地运球,然后过渡到换位运球,层层推进,为学生创设一个直观的学习情境,提高学生的运球能力,把学练活动和积极,愉快的心情融合在一起,获得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体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初步掌握行进间运球的动作技术,体验行进间左右手交换运球。
2.教程与方法
通过多种练习手段提高学生的运球节奏和球感,让学生在练习中逐步提高对球的控制支配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勇于实践、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感受奋斗,体验成功。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行进间运球的控球的动作技术。
难点:控球过程的协调性。
【教学过程】
|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预设学生行为 |
设计意图 |
|
导入新课阶段 |
集合整队,检查人数;宣布课的任务;安排 见习生;反口令练习。 |
体育委员集合,汇报 人数;明白本节课的 任务;集中注意力进 行练习。 |
通过课堂常规的练习,促使学生以饱满的热 情投入到这一节课的 学习。 |
|
激发兴趣阶段 |
讲解游戏方法和规则,组织学生进行游戏。 |
按要求进行游戏练习,并以积极地投入到游戏。 |
游戏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达到热身效果,同时增加球感、熟悉球性。 |
|
技能学练阶段 |
讲解示范练习方法、要求;组织学生进行原地和行进间运球练习,并通过哨音提醒学生进行变换运球;纠正错误动作。 |
认真听讲,按要求进行原地、行进间运球练习;听清哨音,按节奏进行练习;发现错误动作及时改正。 |
循序渐进的练习内容不断吸引学生的练习兴趣,促进其掌握高低运球的动作要领,逐步提高学生的控球能力。 |
|
技能拓展阶段 |
提出设计要求,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运球路线设计,并按设计路线交叉练习。 |
听清要求,小组讨论设计运球路线,并通过尝试练习查看设计的合理性。 |
小组合作探究设计运球路线,进一步提高学生在不同路线上的控球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团结协作能力。 |
|
体能素质练习 |
讲解练习要求,组织学生进行练习。 |
在要求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能力进行练习。 |
发展学生力量、协调等身体素质。 |
|
放松评价阶段 |
讲解放松练习的方法,并组织学生进行放松;总结课堂学习情况,并让学生进行自评;布置回收器材,宣布下课。 |
认真听讲,按要求进行放松练习;按实际表现进行自评;配合教师收还器材。 |
放松练习能促进学生恢复到静止状态;通过教师总结和学生的自我评价,让其了解目标达成度。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