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惠逸公

(2012-05-01 12:37:44)
标签:

休闲

惠逸公
性别:男
职称:清代艺人
证号:
职称类别:
单位:
从事专业:
评审通过日期:0000-00-00
【艺人简介】

【惠逸公】清代雍正、乾隆时(1723-1795)宜兴制壶高手。生卒不详。逸公所制茗壶,形式大小与诸色泥质具备,尤泥色最奇。作品雅致脱俗,巧而不织。小壶亦有佳者,莫若大壶之古朴可爱。书法无定体,楷、行、草书俱佳,真书高雅,楷书有唐帖遗意。刻法竹刀、钢刀均用,或沉著或飞舞。工巧一类,可与孟臣相悉敌,故世称「二惠」。贗品较伙,多属小壶,大者罕见。

http://www.yxhyt.net/upload/201161233513556.jpg

惠逸公 紫砂壶 作品 汉方壶
高:6.8厘米 宽:5.2厘米

此壶取华凤翔之壶式,用调砂朱红泥制小壶,制器尤精,艳丽秀雅,比例端庄,嘴似方,贴身胥曲流畅,细方把透出灵气,口盖严密,钮方,粗砂细制作,如论者所评,逸公擅制小壶,上追惠孟臣,有“二惠”之称誉,泥色最奇,小壶佳者则长于工巧。
此器为朱泥壶中相当少见的汉方壶式,尤其器身娇小,不满盈握,盖增制器之难度。可惜此壶出土时壶把已断,壶钮亦有小损,不过仍未损其整器精妙,壶底以行楷精刻“丁末仲冬惠逸公制”八字铭款,书艺极佳,刻工亦精,是朱泥器中罕见的款识。据《阳羡砂壶图考》的载:“不耽阁藏紫砂泥小壶一具,底镌‘丁未仲冬 惠逸公制’八字,大抵雍正五年(1727年)之丁未也。”《阳羡砂壶图考》下卷云:“案金武祥琐录,定逸公为乾隆时人,而此壶制于丁未仲冬,疑是雍正五年,距乾隆之世不过数载,与武祥之说犹近,至于所见逸公之夥,足见此老年高也。虹识。”细观两壶款字如出一辙,显然为同一人所镌。如此巧合,可谓奇载!

http://www.yxhyt.net/upload/201161233624651.jpg

惠逸公 紫砂壶 作品 六方壶

高:6.2厘米 宽:11.6厘米

《阳羡砂壶考》云:惠逸公雍、乾时人,制壶形式大小与诸色泥质俱备,工巧一类可与孟臣相伯仲,故世称“二惠”。此六方壶,为“镶身筒”成型法,由十四块厚薄均匀泥片,依结构所需,分壶身、口、底、盖组成,泥片的粘贴镶接,多用于方器或几何器形,与圆器“打身筒”成型法一样,都需要相当熟练的工艺技巧,把握形制的准确度,并配置各部位的制作工具。此壶为六方形,壶身、流、盖、钮、底、颈皆呈六方,曲折合宜尺度,嘴三弯向上秀美,把四方榫接流畅,盖大而平,子口稍短,钮六方状似珠圆,的脚六方,该壶均系明接手法,干净利索,在朱泥古壶传器中诚属少见,也应征惠逸公之工巧,造型雅朴,泥胎砂粒明显,其细致如细鲨鱼皮状,再加手工技艺纯熟,由紫砂龙窑烧制,泥色呈桂圆红润佳。底铭“片心闲对花 逸公”七字刻款,托物寓意,每见巧思,别绕韵格,自不同于凡响。逸公壶在朱泥壶上呈现特殊的韵格,广为流传。

http://www.yxhyt.net/upload/201161233817867.jpg

惠逸公 紫砂壶 作品 玉柱壶

高:7.3厘米 宽:9.3厘米

此壶用朱红泥制作,胎质通红,铿锵悦耳,可容水八杯。底款“逸公”。壶身圆润似玉,直口直底,压盖圆润与口部相吻。直嘴挺立,长圈把使之平衡,高柱顶圆,颇有创意,神韵俊秀,玉柱可亲。

http://www.yxhyt.net/upload/201161233946883.jpg

惠逸公 紫砂壶 作品 梨式潘壶

高:7厘米 宽:10厘米

此器形制甚有创意,在传统的梨式壶基础上,加以延伸,把下加一小耳垂,壶底加出一圈上敛下敞的圈足底,弯嘴、珠钮、高盖,垂耳把,大有玉树临风之感。把梢下有“修五”印款,盖墙有“逸公”小章。署款方式也较为特殊,款字俊雅富文气,刀工遒劲硬朗,应是定制文人“修五”的名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陈鸣远
后一篇:杨彭年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