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画轩紫砂花盆的价格
(2011-06-02 16:33:33)
标签:
文化 |
分类: 佛陶居花盆 |
清、民年代,陈文卿、陈文居、陈鸣远、陈鼎和、陈贯栗、陈贯和、陈曼生、陈士清、陈甫生钱集成、钱茂生、钱顺年、钱炳文、钱众祥、钱顺李、钱泰正周义作、周元材、周茂祥、葛明祥、葛明昌徐友泉、徐明远、徐义忠、金冬心、萧绍明、王炳荣、顺泰律、何启泰、欧永维、李大来、潘利元、蒋世龙、吴云根、吴惟周、吴芝华、吴德盛、杨炳文、邵翰臣、王东石、荆溪山人、川石山人、访雪道人、爱闲老人、玉道人、玉屏氏、集成仿古、尚古堂、有斐堂、义昌堂、京华堂、天成陶业、增记陶业、铁书轩、铁画轩、宏整轩、永安公司、永泰公司、利永公司、宜兴紫砂、宜兴松亭、长春、豫丰、文茂、福康、华信孚、秦垂裕、永兴裕、华信昌、鲍鼎泰、鲍生泰、鲍鑫成、鲍信成、永大昌、金鼎商标、葛德和、宜职窑业科、振新厂、岐陶、跂陶、企陶、潜陶、支陶、治陶、潄石、瘦石、岩石、石溪、友石、缶硕、淦庭、北岩、跃庭、李仲芳、徐友泉、欧正春、邵文金、邵文银:蒋伯
邵九思花盆及兰花盆的价格约在人民币30万至2000万。
陈鸣远老紫砂花盆价格约在人民币30万至2000万。
*注:以上年代的紫砂花盆大多数为原矿粗铁矿砂,民国末时已土源已竭,挖掘不到了。
徐汉棠的老紫砂花盆价格约在人民币2万至10万。
张北如刻画的老紫砂花盆价格约在人民币80万至1800万。
以价格上包含微型盆,升值空间上升趋势。.
佛陶居超高以上价广收老紫砂花盆。
上袁村是宜兴紫砂壶的发祥地,明清以降,500年间,先后有陈用卿、惠孟臣、陈鸣远、邵旭茂、邵大亨、邵友泉、邵友廷、黄玉麟、程寿珍、王寅春等十大名家生于斯,长于斯,成名于斯。青少年时代的顾景舟,就生活在上袁村这个紫砂发祥地。此地家家户户以紫砂为业,他耳濡目染,取长补短,同时攻读明、清人士写下的不朽名著《阳羡茗壶系》和《阳羡名陶录》,并在生产实践中总结前人经验。他年方二十,即在造壶艺术方面初露才华,跻身于同行业名手之列。
明清紫砂壶艺人传略
葛德和陶器店为丁山白宕人氏葛德和所创办,于清宣统二年(1910年)设在上海经营宜兴陶器的一家公司。所用店号茶壶印款为大方章阳文楷书「葛德和」。一般只见壶底钤「葛德和」店号章,不见其制作者印款。抗战期间开始专营宜兴均陶产品,不再经营紫砂。
“均窑”,是地处江苏宜兴均山地区因烧造均釉而被称“均窑”;“钧窑”,是地处河南禹县西乡神垢镇,古代属钧州,因烧制钧釉而得名“钧窑”。两地一南一北,发音相同,而且当地都产有适合制釉的材料,釉色也大致相同,只是河南“钧陶”属于瓷而宜兴“均陶”则属于陶。 “钧窑”和“均窑”都认为始于唐宋,盛于明清,不过明清这个时期的“钧窑”已转移到南方诸窑。宜兴均釉据考证和实物证明隋唐就已有均陶的基础釉色器物;又有一说,南宋政治和经济中心移至南方,当时地方官僚地主、富商以及技术工匠多云集临安,为适应上层社会的需要,当时南方的宜兴、景德镇、石湾等很多窑场都受到河南钧窑工匠的影响而争相仿制,不管怎么说这都是使宜均能够得到迅速发展的重要因素。
说到制作名家葛明祥,是清代乾嘉年间人,宜兴葛明祥、葛源祥所制均陶,人称“葛窑”,盛传于世。他俩除做龙缸、花缸畅销南洋以外,许多名贵产品外商都以高价收买后转手至秘鲁、西班牙、墨西哥、智利和欧洲各地。特别是日本人更为喜爱葛窑之釉色。凡有葛明祥、葛源祥镌刻字印者,都为名贵之器。晚清至民国葛的后人在上海开设葛德和店铺,为宜均大量外销的集散地,可见从清乾嘉到民国宜均的辉煌,享誉世界。
陈鸣远,陈鸣远字鸣远,号鹤峰,又号石霞山人,壶隐,清康熙年间宜兴紫砂名艺人,是几百年来壶艺和精品成就很高的名手.他出生于紫砂世家,所制茶具、雅玩达数十种,无不精美绝伦,他还开创了壶体镌刻诗铭之风,署款以刻铭和印章并用,款式健雅,有盛唐风格,作品名孚中外,当时有“海外竞求鸣远碟”之说,对紫砂陶艺发展史建立了卓越功勋。(详见紫砂书籍《壶魂》《壶论》)。
紫砂店号款
一
龙印、花印特定年代茶壶印款:
龙印、花印特定年代茶壶印款为清光绪七年至十六年(1881~1890年)期间所用茶壶印款。此期间,国内外兴起紫砂收藏热,前代留存下来的「区区藏器,不足以供无尽的取求」(寂园︰《陶雅》),于是,仿古之风开始盛行。龙印双边大方印为早期用款,龙印图案一般为仿光绪年间钱币龙的图案鑴刻,龙印单边小方印稍后,图案相仿,花印图案一般有方、圆之分,圆章边纹为花纹,中有‘宝藏’字样,方章花印边纹为花纹,中有‘鸟兽’图案或字样,此类壶为一般日用品。
二斋特定年代茶壶印款:
阳?斋特定年代茶壶印款为清光绪二十一年至二十七年(1895~1901年)期间,著名金石书法家、收藏家吴大澄之收藏紫砂茶壶所用斋号印款。吴大澄历经广东、湖南巡抚,喜欢古董、紫砂,常请名手至家中作仿古壶,壶底钤?斋阳文篆书方印。清末制壶名手黄玉麟曾于清光绪二十一年至二十四年(1895~1898年)到吴府仿制古董钟鼎及古陶器(。制壶名手俞国良亦于清光绪二十五年至二十七年(1899~1901年)特制传炉、橄榄等式。?斋阳文印钤在壶底,作壶者的小方印款钤在壶盖上。
三
阳羡紫砂陶业公司印款:
羡紫砂陶业公司印款为清宣统年间(1909~1911年)特定年代公司茶壶所用印款,清宣统年间,蜀山潘姓大窑户建立‘阳羡紫砂陶业公司’,聘进名工俞国良、汪宝根、范大生等烧造高档紫砂茗壶,壶底钤用大圆章阳文楷书‘阳羡紫砂陶业公司出品’印款。分三行,自右向左,与现今自左向右相反。上‘阳羡’字款,中‘紫砂陶业公司’字款,下‘出品’字款。盖,把款一般为作者用小方章款。其宝鼎、传炉、大柿等式获南洋劝业会金牌奖。其成套茶具、横把茶壶等销日本、南洋各国;各式彩釉壶、水平壶销英、法、意及智利、墨西哥等国,为清末著名紫砂器公司。
四
豫丰紫砂陶器店号印款:
豫丰款为清末至民国紫砂陶器店号。为吴颐山嫡传后裔,世居蜀山南街的吴同构其父吴启南于清宣统二年(1910年)所开,早期所用印款为‘鼎裕’,用竹刀所鑴刻。民国始用店号印款‘豫丰’,印款为葫芦图案,中间有‘豫丰’二字,并有‘豫丰’满汉两种字体并用的款识。豫丰紫砂陶器店至抗战年间在吴同构手中败落。
五
待葛德和紫砂陶器店号印款:
六
铁画轩紫砂陶器店号印款:
铁画轩店号为民国二年(1913年)设在上海经营宜兴陶器的一家公司,创办人戴国宝,曾是制瓷名手,他以铁针在瓷器上刻画花纹,故公司名为‘铁画轩’。铁画轩早期茶壶印款一般为刻款,竖写‘铁画轩’三字。刀法讲究老辣,楷书行书皆有。其后分为大壶印款、小壶印款二种。大壶印款壶底钤大方章阳文篆书‘铁画轩制’,小壶印款壶底钤长方小章阳文楷书‘铁画轩制’。壶盖、把有制壶者印款,店东印款为‘戴氏’方印,他也自署‘玉屏’及‘玉道人’。
七
陈鼎和紫砂陶器店号印款
:
陈鼎和紫砂陶器店由经理人陈元明于民国五年(1916年)所设,上海、宜兴各设分店。早期所用印款为壶底钤‘陈鼎和’阳文楷书大方章,中期开始‘陈鼎和’阳文楷书大方章和篆文方印‘陈鼎和陶器厂’并用,晚期再用‘陈鼎和’大方章和制作者的名款,还有英文款。该店于抗战期间败落。
八
福康紫砂店号印款
:
福康紫砂店号,由徐祖安、徐祖纯兄弟俩于民国四年(1915年)在宜兴蜀山开设。早期所用店号印款为俗称‘富贵不断头’图案,中有‘福记’二字。中期所用店号印款有如‘香浮雀舌助我诗人
孟臣’的诗句题款,把款为‘徐记’。晚期所用店号印款为长方印阳文篆书‘荆溪惠孟臣制’,把款‘徐记’。‘徐记福康’于抗战期间日益败落。
九
吴德盛紫砂陶器店号印款
:
‘吴德盛陶器行’(亦称公司或店),为山东人吴汉文于民国五年(1916年)所设。店址选在宜兴县城蛟桥边堍。早期用印为‘吴德盛’阳文篆书小方章,底盖并用。稍后用印为阳文篆书大方章‘吴德盛制’。中期用印为大圆章阳文篆为‘吴德盛制’、‘宜兴吴德盛制’。至二十年代后期,店主吴汉文创立‘吴德盛’店号著名商标‘金鼎商标’。‘金鼎商标’印款中央以鼎为图案,四角为阳文楷书‘金鼎商标’,为‘吴德盛’店号订壶专用印款。后期吴汉文亦以阳文楷书方章‘松鹤轩’钤于精制之壶。‘吴德盛’、‘金鼎商标’印款钤壶底,盖把一般有制壶者小方章印款。抗战爆发后该店倒闭,‘吴德盛’及‘金鼎商标’印款沿用至1939年底.
十
利用陶器公司印款
:
民国二年名为‘利用公司’,后利用陶器公司为宜兴苏桥周文伯和宜兴蜀山邵伟如于民国四年(1915年)合资开办,代替了‘利用公司’。次年在上海豫园设立‘利永陶器店’,专营紫砂壶器。公司早期用阳文篆书方章‘宜兴利用公司’也有阳文楷书和阳文篆书方章‘利用公司’款,把盖钤制壶者小方印,二十年代后用‘盛协’楷书方章,后用‘阳羡名茶’阳文隶书款,至三十年代创立著名‘良友商标’,图案为内双线三角、四角楷书‘良友商标’。
十一
贡局特定年代印款
:
民国十三年(1924年),因受江浙齐卢之战的影响,陶工疏散,紫砂产量急剧下降。民国十四年(1925年)初战火又起,至下半年逐渐平息。至年底,宜兴川埠上袁村实力派人物赵松亭,筹集资金重建龙窑,定名为‘复兴窑’,专门烧制朱泥水平壶‘贡壶’,早期为刻款,壶底刻‘贡局’、‘贡壶’二字,后用底款印章为无边框印款,或阳文楷书上下单行‘贡局’,或在壶盖沿子口用刀款楷书横写‘贡局’,或用花边框中为阳文楷书上下单行‘贡局’,或为盖款阴文楷书‘贡局’。壶表面或磨砂拋光,或不作处理,或用包金片包口沿、盖沿、壶脚等处。至三十年代后才止。‘贡局’款当时除赵松亭外其他制壶人和店号均有使用,如‘福记’、‘昌记’等。
十二
仿古贡壶特定年代印款
:
同‘贡局’特定年代印款一样,为宜兴川埠上袁村实力派人物赵松亭于1926~1937年期间仿古贡壶系列特定年代茶壶印款。仿古贡壶系列有‘花章’;有‘图记’;有‘龙印’;有‘雍正三年乙巳孟臣’;有‘孟臣’、‘水平’、‘君德’等等。均为赵松亭亲制、定制、监制的‘仿古’、‘贡壶’系打印款。其壶全都用包金片包壶口沿、盖沿、壶脚等处,这与清末民初仿古壶不作任何处理有所区别,也是二十年代至三十年代特定的明显特征。
十三
紫砂陶业公会特定年代印款
:
民国四年(1915年)‘紫砂陶业公会’(当时称‘紫砂业公所’,民国二十三年改名)正式成立,开始使用紫砂陶业公会特定年代印款。早期所用印款为带回纹边框的阳文楷书‘宜兴紫砂’,亦有带回纹边框的阴文楷书‘宜兴紫砂’,其后期所用印款为单边或双边,阳文或阴文‘宜兴紫砂’。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十月底,‘宜兴县陶业紫砂同业公会’解散,由‘汤渡缸坛生产合作社’替代,紫砂陶业公会特定年代印款逐渐弃之不用,历时三十余年(1915~1946年)。
十四
宜兴汤渡陶业生产合作社特定年代印款
:
1952年二月,‘汤渡陶业生产合作社’建立。1952年底,紫砂器生产逐步恢复,亦成立‘宜兴紫砂产销联合营业处’。至1954年十月,裴石民、吴云根、朱可心、施福生、范正根、邵六大,范祖德等七人组建紫砂工场,隶属于汤渡陶业生产合作社,即开始使用‘宜兴汤渡陶业生产合作社’特定年代印款。印款为楷书图章‘宜兴汤渡陶业生产合作社出品’。字款自右向左鑴刻,不同于现今自左向右。上为‘宜兴’字款;中为‘汤渡陶业生产合作社’字款;下为‘出品’字款。该印款除加入紫砂工场从业人员使用,凡向民间订壶、供坯者亦使用此印款。印款沿用至‘宜兴县蜀山陶业生产合作社’成立半年之后。
一些刻画的先生
卢兰芳,
陈少亭,
羽林逸人
陈伯亭之子
任淦庭的师兄.
<<丁蜀镇志>>:"陈少亭,清光绪--1953年,为紫砂雕刻名手.晚年弃艺从医...............
邵云如,
北岩、北岩氏岩如生、岩如主人、岩如逸人、筠儒,聚莲老人。
任淦庭,
缶硕,漱石,干庭,石溪,企陶,跂陶、友竹、松道人等............
诸葛勋,
友石,卧龙,
竹岩、云石
谈尧坤,
岩生,
研深,省三,和泰,一尘
谈泉明,
泉石
蒋永西,
石生
岩如。
崔克顺,
陈懋
生,
邵新和,
云石、
陈研卿,
沈端田,
韩泰,
韩太,潜陶
饶寿川,
戴雪生,
雪生、雪生主人。
杜顺六,
范泽林,
沈汉生的师傅。
范福筹,
瘦石。
陈经耕,
石生、
朱邦基,
邵宏俊,
潜陶、
邵洪坤,
不会动笔,只会动刀,嗜酒.
邵洪明,
与邵洪坤是兄弟,邵新如的父亲.可能用过"北岩"
邵顺奎,
白应生,
琢如(刻万货) 知过轩主人。
陈五大(陈和大?)
石如(刻万货)
何糠?
士芬,清末藝人
葛逸云,逸云
任淦庭的徒弟:
朱彬豪,号石陶。周柏奇,号木石
陶人----黄自英
戴国宝
吴汉文
刘全洪[师从谭泉海],艺海游刀)
(清)王东石--韵石、王南林--南林氏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