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个案分析--德育导师案例

(2012-02-15 11:04:33)
标签:

包桥小学

教育

分类: 学习室

个案分析--德育导师案例

包桥中心小学 周俊峰

 

自然情况:

熊安华,男,12岁,三年级1班学生。父,,工人,母,,。

基础情况:

熊安华,尊敬老师,团结同学,热爱劳动,爱管别人的事情,智力、想象力一般,做事无持续性,自我约束力不强,课下说话比较大胆,课堂上却思想常开小差,基础较差,学习成绩不理想,父母对其学习比较上心。

存在问题:

课堂上注意力不够集中,思想常开小差,比较沉闷,课下作业写的字迹了草,半边拉块,不完成作业的现象严重。对其进行说服教育、表扬鼓励,奏效的持续性短,学习成绩不理想。孩子在家庭中的依赖心理较重。

诊断及措施

(1)父母教育子女的方式方法存在一定问题。

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但耐心程度不够,看到孩子作业出错、学习不理想,便经常发火,大声训斥,罚写,加上孩子比较任性,听到训斥就撂挑子不干,致使孩子丧失了学习兴趣,作业出现潦草、胡弄现象。

(2)长辈对孙女过于偏袒,放纵。

也许,以前他的姥姥对他照顾过多,抑或不是亲姥姥不敢管教太多,总之,孩子在老人的教育下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再者,身为教师,有一次到学校接孩子竟怀抱哈巴狗,致使班内多数同学都围拢着他不喊“老师好”,而抚摸小狗,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奇怪现象。

(3)孩子比较任性,不时便在家中大耍脾气,使父母感到束手无策。

由于长辈对孩子的恣肆放纵太过偏袒,使孩子小时形成蛮横、任性的性格,兼顾长辈(双方老人)面子,和教育方法的偏颇,父母对孩子的固执、任性无计可施。

采取的措施:

(1)持续、不断地对孩子进行表扬、鼓励。培养他完成作业的自觉性。

运用表扬、鼓励的语气,并采用“奖票制”,持续、不断地表扬、激励,首先培养孩子自觉完成作业的习惯。

(2)让他担任班级中的小干部(组长),培养他的责任心。

让他担任班级组长,通过收发作业,督促他按时完成作业,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关心班集体的责任心。

(3)与父母联系,交换教育孩子方法,使家长建立教育孩子的正确理念和方法。

定期与父母联系,指导教育孩子的方法,以配合老师完成对孩子的转化工作。

实施过程:

2010年9月接班三(1)班,与费芳芳老是一起搭班管理,第一天上午学生返校时间,所面临的第一件事是卫生大扫除。因为孩子太小,教室内又实在脏乱,为了节省时间(因是刚接班,我有许多事情要做),我让孩子们都出去玩,自己与几个高年级的孩子做起了教室内的卫生。干着干着,我一抬头,无意中发现一个身材细长、面部略黑的男孩子在弯着腰、拿着拖布认真地拖地。我立时被这眼前难忘的一幕所感动,心想:四十多个孩子,只有他在认真地帮我们打扫教室。这孩子真懂事,肯定不是班长,就是劳动委员什么的。想到这,我走上去,亲切地问他:“孩子,你叫什么名字?”他停止了拖地,抬起头,用不太清晰的语调回答说:“熊安华。”“你真是个关心班集体、热爱劳动的孩子!”。听了我的表扬,他干得更起劲了。由此,我便在认识的为数不多的孩子中记下了“熊安华”这个名字。

既然孩子这样懂事,那一定在学习上也非常要强。或许大多数人会这样认为。其实我当时也是这么想的。因此,接班之初几天,我虽然通过接触已经发现他的课堂作业写的不仅字迹不工整,而且错别字较多,但我想这可能是能力所致,孩子已经尽力了,还说他干什么。因此,当他每次都说已经写完了家庭作业,只是忘带时,我都是宽容地对他说:“孩子,忘带了不要紧,只要按时完成,明天带来就是了。”从未做过深地追究。

这样过了两三天之后,我通过检查发现,他有课堂作业未完成就走人的现象,并且家庭作业依然带不来,于是对他的言行产生了怀疑。此时,我已经从语文老师费老师那里侧面了解到他的一些情况。我在对其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后,发出了通牒:“孩子,你既然写完作业了,就应该每天坚持带来;这样每天不带作业,老师也不没法知道你写没写。你还是明天把作业带来吧,免得老师天天问你的作业。你要是再带不来的话,我可真不高兴了。”听了我的话,从第二天开始,他真的每天带来作业了,真实情况也随之显露出来。作业,他还是写了,只是写得不但非常了草,而且你布置三个题,他写两个或一个,你布置五个字,他仍然写二三个,就是写不完而已。你问他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他总是说“忘写了”、“落下了”之类的话。听了他的话,我起初只是要求他按时补完,后来看他连着两天都这样,于是,严厉地问他:“你在哪儿写作业?”“我放了学就到我姥姥家写作业,写完后,我姥姥就给我检查。”“你写的这么了草,也没完成,你姥姥就不管么?一个连自己的外甥女都管不好的老师,怎么再管别人的孩子?”听了他的回答,我不禁有些激愤地说。也许我的话对他产生了震慑,他不自觉地低下了头,并答应将作业补完。但话虽如此说,只是我对他一放松,下午放学后就找不见人了。

一个适当的机会,我把他的爸爸叫到了学校。向其了解孩子在家的表现。他也说那段时间孩子放学后就去他姥姥家写作业,至于他写完没写完就不知道了。我问他:“孩子作业写得那样了草,你们不管吗?”“管呀!只是这孩子写得较慢,写作业的时间事情又多,一会儿喝点儿水,一会儿吃点儿东西,一时看不见就不自觉地玩起来了,玩一会儿再写,这样就耽误了很多时间。你说他吧,轻了,他不听这一套,照样如此;重了,闲他写得不好,给他撕了让他重写,他干脆就不写了,随你爱咋得咋得。唉,真是拿他没办法!”吕爸爸顿了顿,接着说,“他最听老师的。李老师,你要对他严格要求呀!”“在学校,我可以努力,可在家里就需要你们与我配合了。你们整天在家里看电视,要求还没有形成良好习惯的孩子独立在另一个屋里写作业。这当然不公平了!在孩子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之前,你们就应该花费点儿时间,多陪陪孩子。”“是。可能我们就是以前松散了对孩子的管理,从今天开始,我不让他上他姥姥家写作业了,一定与老师好好配合,看着他写作业。”“辛苦,只是暂时的。我想如果我们把孩子自觉学习的习惯培养好了,你还不是照样做其他的事情?”我边与他交谈着边把他送出了办公室……

在他父母的配合下,他的作业开始完成了。看到这种现象,不管他写得质量如何,我都给他一个奖票以示鼓励,有时也故意偷偷地多给他一个,同时暗暗勉励一番;有时当堂对他进行表扬,并马上让他当了八组的语文小组长。说实话,他对学习兴趣不浓,可对自己的工作还是较为负责,自从当了组长以后,每次他组的语文作业都能按时上交,但作业的质量却仍不理想。

某天下午,他爸爸又来到了学校,与我交换孩子的近段表现。我肯定了他们的成绩,并鼓励他说:“孩子能完成作业了,真是进步了许多!希望你们应该继续与老师配合。”听了我的赞扬,吕爸爸不无感慨地说:“这不,为了他的学习,我晚上那儿也不去了,整天瞪着眼看他写作业。可有时候一看到他那个不认真、磨蹭的样子,我就来气,禁不住就批评一通。弄得孩子没情绪,甚至一甩手就不想干了,大人也很生气。”“孩子写作业的时候,你可以在旁边,但不一定非要看着他呀。”我现身说法地告诉他,你可以在旁边写写资料,看看书等,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这样,你在孩子身边,既可以忙自己的事情,调整自己的情绪,也能使孩子感到慰藉,在困难时得到你的帮助。如此不就好多了?再说,我们应该学会宽容,多看到孩子的长处,多表扬、鼓励孩子。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既然截止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出现一例孩子因表扬过多变坏的现象,这就说明我们的表扬,还是不够,还应加大力度。在表扬孩子这件事上,大人不要太过吝啬了。我们大人染上了许多坏习惯(像吸烟、赌博等)都难改,就别说孩子了。换一种培养孩子学习习惯的方式,调整一下自己的心态,多表扬表扬孩子,最好不要批评孩子,好吗?”吕爸爸听了我的话,似乎明白了很多,满面春风地走了……

为了能够使学困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自觉性,培养小组长的责任心意识,我改一往的课代表交作业制为小组长(都为学困生)交作业制,并且谁交得最为主动、及时,就发给谁一个奖票。这样,吕乔怡在每次的作业上交中几乎都是第一位。

我的不断激励、表扬,使吕乔怡的学习积极、主动意识越来越强。他不但能按时认真地完成作业了,而且课堂上也变得积极大胆起来,做小动作的现象几乎没有了。课间还不时地走到讲桌前帮我收拾作业。看到这一切,我由衷地为他高兴。

某一天,他的爸爸、妈妈来到了我家,对孩子在学习态度上的转变,能取得这样的进步表示当面致谢。我说这是我们共同努力的结果,你们也付出了很多。吕爸爸谦虚地说:“哪里,哪里。我们是在向李老师学习教育孩子的方法。多与你接触,能得到许多教育孩子的方法。你让我在家多对孩子进行表扬、鼓励,这办法我用了,很灵!但我们是不是表扬的过多,孩子就会翘尾巴,以为自己各方面做得都很好了,自我满足感增强,进取心减弱呢?”吕爸爸给提出了一个很好的话题。的确,如果我们不注意表扬的艺术,泛泛、笼统地不时就对孩子说“嗯,不错!”、“你最近表现真好!”,是容易使孩子产生满足感。针对这个问题,我经过全面思考后,回答他说:“小孩子明辨是非的能力不强,当你笼统的表扬他时,他有时感到自己确实各方面做的都不错,易产生自我满足感。`这就要求我们对孩子的表扬也要讲究点儿艺术,不能仅笼统地不时就对孩子说,‘孩子,这段时间表现挺好,希望你继续努力!’、‘你表现不错吗?’等。当我们发现孩子的闪光点时,我们要具体指出他那一点做的好,通过表扬,树立他的自信心,使他有追求更高目标的意愿。我在平时的教学中特别注意捕捉孩子的闪光点,及时进行表扬。如我在看到孩子专心读书时,会情不自禁地鼓励说:‘呦,孩子,你读书真专心!以这样的方式读书学习,自己的知识怎能不越来越丰富?’;看到同学们早晨朗读时声音较低,我会鼓励他们说:‘同学们读书都很认真,如果声音再洪亮些,外面的人听到,也会被你们的琅琅读书声所吸引而驻足观望!’;平时看到某个作业不认真的孩子因为我的叮嘱偶尔写好了一次作业,我会真诚地说:‘如果你的作业每次都写得这样认真,那该多好啊!”这样的表扬既培养了孩子的自信心,又使孩子有目标可寻,孩子自然不会产生满足感。’”通过与他交谈,我将表扬的艺术进行了系统化,发在了K12网站上,受到了教育界网友的好评。

吕乔怡的学习态度有了质的飞跃,可谓一大收获,但学习成绩,在家长看来,仍不理想。因为他上学期期末成绩虽较以前有所进步,但在班级内仍属于中偏下者。为此,他的爸爸、妈妈便不免又有些急躁,于假期中的晚上来到了我家。我问他们:“吕乔怡在家干啥?怎么不带来和李泽琦一起玩?“他在他奶奶家和他弟弟在一起呢。这一放假,他可是又玩恣了,虽然作业能主动写了,但写得质量却不敢保证了。为这,我们又没少生气。”“为什么要对孩子发火呢?要知道,使孩子有一点儿进步是多么艰难的事情。”我诚恳地安慰他们说,“孩子的学习态度有了可喜的变化,主动积极性强了,进取心高了,孩子的学习成绩,就不会没有改观。这只是一个过程问题,需要一定的时间。因为语文素养的形成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正如人爬坡,每前进一步是何等的艰难?你不能站在高处以大人的眼光看待孩子,那样是对孩子的一种压制;我们应该站在和孩子平等的角度甚至更低矮的角度来推着孩子向前、向更高的目标奋进。压制孩子,只能使孩子越变越小,越变越矮;只有从平等甚至低矮的角度向前、向高处推孩子,才能使孩子不断地超越自己,越走越高。你们说对吧?”我边征询着他们的意见边说,“我们都希望孩子好起来,但不能把眼前孩子一时的学习成绩看得过重,应该为孩子的未来着想,为孩子的一生着想。从这个角度上讲,我们最主要的是应该在培养孩子做“人”的同时,培养孩子不断进取、顽强拼搏的意志和毅力。人的一生短暂曲折,因为有的人从幼小的时期就已经开始刻苦努力,所以他们早在青少年时期就取得了成功;但大器晚成的例子也不少啊。有些人为什么会大器晚成?唯一具备的就是有不断进取、顽强拼搏、百折不挠的品质。我想,如果世上的人都有这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任何人都会成功。世上之所以有卓越和平庸、出人头地和碌碌无为之分,就是两者的人生态度不同所致。所以,我们不应在孩子的目前成绩上吹毛求疵,而应该着眼于孩子的未来,着眼于孩子终生的发展……”听了我的话,他们不住地点头,刚来时的急躁和忧虑焕然冰释了。

值得庆幸的是,孩子这学期刚开学就表现出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不但课堂上积极主动,认真及时地完成作业,而且热爱班集体,工作大胆负责,收交作业总是第一个。就连数学老师也抚摸着他的头,由衷地赞叹说:“这孩子真像变了个人似的,进步多了!”

教育启示:

这个案例,使我得到了许许多多的启示。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一定要对问题儿童有更多的关爱、呵护,不能训斥、指责,一棒子打死;孩子在低年级阶段,培养他们好的学习习惯、学习兴趣,树立他们的自信心、责任心比传授知识更重要;表扬、鼓励是使孩子健康、全面成长的法宝,我们在表扬、鼓励孩子方面决不能吝啬;在教育孩子的同时,我们时刻不能忘记对家长的指导、帮助,特别是针对那些自身素质不高的家长,表扬和鼓励不但对孩子全面、和谐的发展非常重要,对家长依然关系重大;针对多数家长偏面追求分数、只注重孩子眼前发展的现象,我们应该大力宣传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使家长们走出“注重分数、偏面看重升学率”的误区,着眼于孩子未来、终身发展的教育,使全社会掀起素质教育的高潮,将党和国家提出的“素质教育”真正落在实处。

下一步的打算:

继续采用激励、表扬的方式跟踪分析,坚持写教学案例,直到他能够真正跟上班级发展的步伐。其实事实已经预示,在不久的将来,他的成绩肯定会有一个质的飞跃(昨天上午,他因为来的较早而忘带作业,就急得哭着要求回家去取作业,考虑到安全问题,我让他去办公室打电话,他都不同意,硬是一溜烟跑回了家……);通过这个案例,开办家长学校,让越来越多的家庭都能真正理解“素质教育”的含义,参与到关心教育事业的行列,为学校教育的发展、未来献计献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