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引导众生的“骑鹿罗汉”

(2013-01-05 12:40:53)
标签:

鹿

当人们朝圣走进佛教寺院的大雄宝殿,便能见到供奉的三方大佛和十八罗汉。殿内正中为娑婆世界教主释迦牟尼佛,右侧为西方极乐世界教主阿弥陀佛,左侧为东方净琉璃世界教主药师佛。殿周边供奉的是十八罗汉,十八罗汉排列第一位的是“骑鹿罗汉”。

在佛教中,罗汉的地位次于佛和菩萨。佛经中记载,释迦牟尼佛为使佛法在佛灭度后能流传后世,使众生有听闻佛法的机缘,嘱咐十六罗汉永住世间,分居各地弘扬佛法,利益众生。罗汉是修行得道的高僧,在佛教中是得到“阿罗汉果”的圣者,罗汉是梵文的音译,意译为“应供”、“杀贼”和“无生”。“应供”是修得罗汉果位者应受人天供养;“杀贼”即获得罗汉果位者巳杀尽种种扰乱人们内心清静、妨碍修行的有害情感之“贼”;“无生”是得到罗汉果位者巳进入永恒不变的涅磐境界,不再受生死轮回之苦,修行圆满又具有引导众生向善的德行,堪受人天供养的圣者。

罗汉从印度传入中国时为十六尊,称十六尊者(尊者就是罗汉的别称)。其名称来源主要出自唐僧玄奘翻译的《法住记》,原十六位“洋罗汉”在中国民间艺人的塑像中逐渐被中国化。十八罗汉是怎么来的呢?古代的中国人认为是吉利数,因此总认为十六没有十八(两个)好,如十八般艺十八学士……唐朝以后,十六罗汉又被加了两个尊者,成为十八罗汉。在我国佛教寺院中比较流行的十八罗汉中国佛教名称是:骑鹿罗汉、喜庆罗汉、举钵罗汉、托塔罗汉、静坐罗汉、过江罗汉、骑象罗汉、笑狮罗汉、开心罗汉、探手罗汉、沉思罗汉、挖耳罗汉、布袋罗汉、芭蕉罗汉、长眉罗汉、看门罗汉、降龙罗汉、伏虎罗汉。十八罗汉融入中华文化的传统后,具有高度的文化与美学欣赏的价值。

“骑鹿罗汉”,为第一罗汉宾度罗跋罗堕尊者。他端坐神鹿若有所思,泰然自若,清高自赏。宾度罗是印度十八姓中之一,是贵族婆罗门的望族,跋罗堕阁是名。这位罗汉本来是印度优陀延王的大臣,权倾一国,但他自少聪明博闻,为臣后忽然发心为僧。优陀延王曾经亲自请他回转做官,他遂遁入深山修行。有一日,皇宫前出现的一名骑鹿僧人,御林军认得是跋罗堕阁,连忙向优陀延王报告。国王出来迎接他入宫,说国家仍然虚位以待,问跋罗堕阁是否回来做官。他说此次回来是想说导国王出家,他用种种比喻,说明各种欲念之可厌。优陀延王因听其说法而得悟,就让位给太子后,随跋罗堕阁出家为僧。

传说,宾头卢跋罗堕神通见长,还爱在人前卖弄。据《十诵律》等记载,当释迦在王舍城时,有位外道树担居士,把栴檀钵高高悬起,声言若有沙门婆罗门能不用梯杖取下此钵,钵便归其所有。宾头卢跋罗堕即入于禅定,以神通力腾起空中,取下栴檀钵。佛知悉后,责备他不该在未受大戒之人面前卖弄神通,就将他摒出阎浮提,让他去瞿陀尼洲,教化那儿的男女信众。

“骑鹿罗汉”化缘有方,故中国禅林食堂常供奉他塑像。相传,中国东晋时代的高僧道安法师曾梦见头白眉长的胡道人,因不得入涅盘,住在西域,愿相助弘传佛法,请以饭食供养。以后道安大师弟子慧远法师看了《十诵律》,方才明白道安所梦即此位宾头卢跋罗堕罗汉。因而在中国佛教寺院中,常常将宾头卢颇罗堕罗汉的像供奉在饭堂里。此罗汉的像,早在南北朝正胜寺释法愿、正喜寺释法镜就已画过。五代贯休所作十六罗汉像中,此罗汉箕坐岩石上,左手持杖,右手凭岩,膝上置经。眉骨外突,双目睥睨前方。苏东坡有赞曰:“白□(□为缺字)在膝,贝多在巾。目视超然,忘经与人。面颅百皱,不受刀□(□,为缺字)。无心扫除,留此残雪”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