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美术课堂中造型表现的案例研究
(2016-05-18 17:10:48)
邯郸市教育科学规划“教师个人课题”
开 题 报 告
课题名称 小学低年级美术课堂中造型表现的案例研究
姓
所教学科
新浪博客
单
一、开题报告内容(表格不够可以自加页码。)
(一)课题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问题界定清楚、真实可信、表述严谨) 1,课题的意义
2,学生学习美术的现状分析
(1)小学低年级6—10岁这个年龄阶段的特征是:情绪不够稳定,自我控制力也较弱。注意的稳定性不够,无注意仍然起主要作用。一般情况下,这个阶段的学生能持续注意20分钟左右。
(2)这个阶段的学生对美术很容易表现出自发的热情和兴趣,但这种自发的兴趣多属于浅层兴趣,往往带有情绪色彩,容易停留在“好玩”、“我喜欢”的层面上。这种兴趣容易转移也容易波动。
(3)这个阶段的学生虽然大部分都在幼儿园里接触过美术绘画学习,但是美术学习还是处在零基础的位置,低年级学生积累少,美术表现力差。专业技能技法尚处于起步阶段,创作表现存在一定困难。 3,课题的内容及解决的问题 本课题就现阶段怎样在美术课堂上保护好学生们的想象力,培养好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目标,怎样处理好造型表现的基础技能教学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两者之间的关系,怎样真正意义上把新课标所提倡的内容实施到美术造型表现的课堂上,作为实质要解决的问题。通过调查小学低年级学生在美术课堂中,“造型 表现”领域的现状,分析产生这种现状的原因,以及阅读相关文献,和分析美术“造型 表现”的各种案例来研究探索总结学生在美术课堂中,“造型 表现”领域最理想的学习状态,和教师更有效的教学策略,并证实它的可实施度。
|
|||
(二)课题研究目标、任务和研究方法 1,课题研究目标、任务: 根据小学低年级学生自身的特征与美术学习的实际水平,探究美术“造型表现”领域,新的学习方式,以及新的教学策略,处理好造型表现的基础技能教学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两者之间的关系,怎样真正意义上把新课标所提倡的内容实施到美术“造型表现”的课堂上。 2,研究方法: 1、统计法 设计“统计表”,了解小学低年级美术“造型表现”课堂的现状,以及调查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分析学校的教学政策以及地方教育政策对其影响。 2、个案分析法 即通过对同一对象在不同时期、地点及不同情况下的不同评价比较,并进行定性、定量分析。 3、行动研究法 通过多方面的调查分析引导,探索科学合理适合学生发展的引导策略。将可实施的教学策略一一实施到,看是否有可行性,并做好个案研究和实践记录。 4、经验总结法 通过调查研究,专题小结,总结经验,反思问题等一系列措施使研究方向纵深发展。尽可能写成研究论文。 5、教学叙事法
|
|||
(三)研究过程和步骤 1、 2016年6月—7月,设计一个调查表,调查统计小学低年级美术课堂中“造型表现”领域的学习现状,以及学生造型表现方面遇到的哪些困难。学生学习现象产生的原因,学校的教学政策以及地方教育政策。 2、 2016年7月—8月,阅读课堂相关书籍,查看近几年地方的教育政策,学校的教学政策,明确小学低年级美术课堂中,“造型表现”领域的各项教学目标。 3、2016年9月--2017年4月,探究小学低年级美术课堂中“造型表现”领域的教学策略,以及学生最理想的学习效果。怎样真正意义上把新课标所提倡的内容实施到美术造型表现的课堂上。 4、2017年5月—9月,归纳,总结,整理资料汇总论文,完成课题,准备课例展示
|
|||
|
|||
时间(月) |
任务名称 |
成果类型 |
|
2016年5月 |
研究内容进行全面规划和设计,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 |
“教师个人课题”开题报告 |
|
2016年11月 |
探究有效的教学策略和可实施度 |
教学案例集 |
|
2017年5月 |
完成小课题研究 |
小课题研究结题申请评审表 |
|
2017年9月 |
准备课例展示 |
课例 |
|
2017年9月 |
整理资料 |
小课题研究档案袋 |
|
|
|
|
|
|
|
|
|
|
|
|
填写内容:专家对开题课题论证意见及建议。
|
三、开题论证专家数据表
参 加 开 题 论 证 人 员 |
姓 |
职称、职务 |
工 |
签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四、县(市、区)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市属学校教育科研管理部门意见
盖章
年 |
注:将开题报告送交一份至各县(市、区)教育科学规划办或市属学校科研管理部门存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