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深秋的黎明。。。

(2015-09-13 23:17:49)
标签:

杂谈

http://ww1/large/7d3674e9gw1ew16njuq7rj20qe0ghwhz.jpg 
周五,沪市几乎创出低于2015年2月11日的地量。
 
大家都知道,上升需要成交量,下跌不需要成交量。所以,很多人对地量不以为然。
 
但是,你可以无视成交量萎缩,按我的话说,那叫不伦不类。但千万不要轻视地量,物极必反,这一招用了24年,至今还是百试百灵的。
 
近段时间,我反复强调:沪市从5178.19见顶后,暴跌至7月9日救市,然后构造平台,7月27号失守,这是第一个平台。接着,又在7月28日构造平台,8月18号失守,这是第二个平台。经过之前连续两次失守,市场大众牢牢记在心里,一致形成了“惯性思维”。现在是第三个平台,市场大众异口同声“然并卵”。但是,别忘了,这第三个平台是在连续6,7,8三个月,累积-30.48%的跌幅,以及市场大众共识ABC的C浪暴跌(5178.19-7月9日,A,7月9日-8月18日,B,8月18日-8月26日,C)中形成。那么,百试百灵的“事不过三”就悄然而至。。。
 
周五,在本月第一批清理配资截止日冲击下,这个平台依然保持完好。
 
再结合地量,此时此刻,这一区域,就耐人寻味了。
 
毫无疑问,在这区域,现阶段,除非空头刻意人为打压,抛压已经接近衰竭。
 
退一步说,即使看空的人,也是看到2500一带区域,换言之,还有20%的下跌空间。
 
问题是,深沪两市连续三个月,分别大幅暴跌近40%和42.5%,成交量极度萎缩,在未经反弹,通过反弹制造新的下跌动力前,是否一步跌到空头们的心仪区域?
 
炒股大忌就是“惯性思维”(当然,主力必然全力培养你的惯性思维)。
 
在5000以上,市场大众都豪情万丈,意气风发。偏偏,在连续暴跌了三个月,时间和空间已经等同熊市时,大家反而噤若寒蝉,瑟瑟发抖。
 
这就是惯性思维。。。
 
《老广股语》:要砸穿地面,首先要高举石头。
 
毫无疑问:现阶段,现区域,在没有一次回试年线的过程前,任何低于第三个平台区域,都是空头陷阱。
 
--------------
 
平时,我也从不需要和任何人探讨或交流。因为,炒股从来就不是“三个臭皮匠,胜过诸葛亮”。或者什么“一人计短,众人计长”。我永远相信“当大家观点一致,只有一个结果,就是大家都错”。
 
开盘时间,我是完全进入角色,一心一意。最讨厌是很多读者不停在嗡嗡叫:广哥,广哥,托起来接筹了。
 
可以说,至今,我的读者,没有一人能正确区分什么是“托起来接筹形态”。
 
《老广股语》的技术精髓是“瞻前顾后”,同样的形态,在不同的气氛,不同的区域,不同的时间,性质截然不同。
 
“托起来接筹形态”的前提是:市场心态一致悲观,大盘兵败如山倒,在一片怀疑中,逆转向上托盘接筹,就是“托起来接筹形态”。
 
这种“在市场出现信心崩溃的气氛中”,“托起来接筹”的形态,几乎百分之百,都是下一交易日反弹的预兆(我的习惯是,一旦这记录被打破,或者,被否定,那这一条股语就作废。本博开博八年,每次一在博客和微博说出现“托起来接筹”形态,至今,仍保持下一交易日100%反弹的命中纪录)。
 
我的所有读者,都将“滞涨”和下跌中的“反抽”误以为是 “托起来接筹”。
 
什么时候是“滞涨”?
 
精髓在于一个“逆”字,当市场趋势向下,市场大众心态认同向下,“逆”势而上,力挽狂澜,顶住空方抛压,奋不顾身“掩护”广大散户安全撤退,就是“托起来接筹”形态,否则,就是“滞涨”。
 
小窍门:你扪心自问,你害不害怕,你想不想逃命?或者,你是否后悔没抓紧时间逃命?如果回答:是。那这时大盘逆转向上托盘,就是“托起来接筹形态”。如果,全世界都共识应该涨,该涨不涨,就是“滞涨”。
 
什么时候是下跌中的“反抽”?
 
就是反抽也快,回落也快,总而言之,鬼鬼祟祟,那就是下跌中的“反抽”。
 
还有人把在低位苟延残喘,也说是“托起来接筹”。
 
要再三提醒的是,先有悲观绝望向下的共识,这是大前提。
 
在你惶惶不可终日,呼爹叫娘,好像有一双手托着,就是“托起来接筹形态”。
 
既然是“托”,当然要在低位托高到跌幅的至少一半以上高度,才叫“托”
 
还有,“托”时间跨度越长,越可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