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孩子的压岁钱,你会怎么处理?
今年春节,带洋洋在广州过年,与我们结对的友好人家,双胞胎翘楚妈妈在年初一给了洋洋一个红包,洋洋很兴奋,把红包塞进自己背包里,说“这是我的钱!”,随后怎么都不肯交给我。
我心里这个怒啊,你每天不知道花掉我多少钱,一百块压岁钱还怕我贪污了吗?帮你保管都有意见?
我家大妖劝我息怒(我脾气急躁易怒,大妖专门负责管控我的情绪),他说:“想想咱们小时候,收到压岁钱,结果被父母以帮忙保管为名收走,你什么感受?”
我:“不爽啊,生气啊……但还不是乖乖上交,而且我小时候上交压岁钱是真没有了,可他这个钱,我会帮忙保管的。”
大妖:“你觉得你帮他保管,他不觉得啊!在人家看来,那就是被你没收了啊!”
“那怎么办,给他?他会乱花钱的!”
大妖说:“想办法引导呗!”
翘楚姐妹的妈妈育儿有方,于是我趁机问她,如何处理孩子的压岁钱,她说:倆孩子从三岁开始就有了专门的账户,红包、压岁钱,都归她们自己保管。现在她们自己存了不少钱,每年的钱除了自己交学费,都自己处理,孩子也从小就有理财意识。
现学现用,我当即对洋洋说,这红包你自己保管好,妈妈不拿了,他很高兴。
然后,那天在长隆野生动物园景区外面,有小贩卖吹泡泡的玩具,一个五十块,洋洋吵着要买。
我给他算了一笔帐,如果现在买这个玩具,一百块就剩下五十块了;而外面商店里才卖五块钱一个,也就是说,这里买一个玩具的钱,外面能买10个。
“现在你自己有一笔钱,你可以自己决定怎么花,不要问妈妈能不能买,想买,就花自己的钱。”
他只想了三分之一秒钟,就断然说道:“太贵了,不买了!”然后跑掉了,我和大妖简直惊呆了,这若换了平常,不给买玩具,至少要讲半天道理,没想到一说花他自己的钱,就不买了?
这大概是偶然情况吧?我当时觉得。
随后在机场里,他吵着要买巧克力,我照样给他分析,机场的巧克力比普通商店贵多了,如果坚决要买,那就花自己的钱,他考虑再三,实在嘴馋,买了一小盒(本来是拿了最大的一盒);
之后回来逛超市,想买玩具,我说“可以啊,用你自己的红包”,他想了想,决定不买。
眼看着他的红包快花完了,昨天,我告诉他,假如你的钱存进银行,每年都有利息,钱会越来越多,并且,他存多少钱,年底我会再补给他同样数额的利息。
于是今天,他主动说要我带他去银行存钱。
可惜,四大银行未满16周岁不能开户,我下载了一个理财app,告诉他,钱存进去,这笔钱是他的,他终于满意了。
我和大妖私下分析:“他现在乱花钱,最多乱花几百块;等到18岁开始乱花钱,没准能乱花几千几万块。”
从小培养孩子理财意识,反而比我这样到了28岁才开始学着理财的人好多了。”
翘楚爸爸说过一句话,我非常赞同:“孩子其实是很聪明的,你给他什么,他就会接受什么。”
不要以为6岁的孩子什么都不懂,如果你从小教他理财,灌输“财商”,他就会从小懂得金钱的好处,以及如何利用金钱获得快乐,如何正确赚钱。
想想我自己,直到去年才觉得钱是好东西,以前潜意识里总觉得金钱是罪恶的,所以穷了这么多年,典型的落后观念害人。
你敢不敢相信你的孩子,把属于他的钱交给他自己打理?
/2/
回过头来想想,许多时候,父母不相信孩子可以独立理财,就和不相信孩子可以独立做作业一样,都是打着“我爱你、我为你好”的旗帜,但这实际上是剥夺了孩子自我成长的能力。
然而,每一个生命都是有主权的,孩子从3岁开始就有了“独立人”的意识,反而是父母的不肯放手,不放心,不舍得,处处设限,导致孩子逐渐失去了自主能力。
到那时,父母又要责怪孩子“这是你的作业,为什么你不自己做?”(我承认,这句话是我说出来的。)
他给我的答案是:“你以前都陪着我做啊,我就喜欢你陪着。”
我才反应过来,他刚开始学习写1234的时候,我经常纠正他,笔画顺序不对,写字歪了,字体不好看……
后来,一个从事幼教的心理医师说,孩子的成长是有过程的,父母不要急,不要替孩子决定,也不要打扰他,让他慢慢来,给孩子“慢慢来”的时间和机会,而不要迅速打断孩子。
擅自替孩子做决定的后果,我已经感受到了。
就好像许多家长,在我们小时候,生怕我们谈恋爱耽误学业耽误前途,不让恋爱,结果呢?——毕业了,工作了,再也不敢和异性搭讪了,更别说主动求交往,展现自己的魅力,因为我们成长的过程中,这一课程直接被父母、老师、成长环境抹杀了。
所以最后父母就不得不替儿女婚事着急,替儿女相亲,给儿子买房子娶媳妇……
我不想成为那样的父母。
在你成长的过程中,我曾经怕你饿着,怕你渴了,怕你冻坏了,怕你受伤了,可正是因为这些“害怕”,反而制造了更多的问题。
但愿我还来得及纠正自己的行为,从现在开始,尝试着相信他,凡事给他“试错”的机会。
一个孩子,要成长为成熟稳重的青年,这中间要经历多少困难,遇到多少坏人坏事,不可预设,我所能够教他的,也就是无论在任何环境下,都要有独立生活的能力,并且要独自把生活打理得很精彩。而这一切的前提,就是父母对孩子的信任。
“相信孩子”听起来很简单,实际上可能影响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吧:比如天冷了,相信孩子自己知道穿衣服;饿了,相信他会自己找食物;
所以,父母大可不必追着孩子喊“穿衣服别感冒了”,以及追着孩子喂饭:“宝贝快来吃一口,乖再吃一口。”
这些微小的动作,都是在抹杀孩子自我判断的能力,即使是孩子,天性也知道怎样的选择是最优势的。
心理医师说,信任才是孩子成长中不可缺乏的基石,而不是父母们自以为是的“关心”,信任,能让孩子感受到自己是一个“独立人”,感受到被尊重,被信任。
信任孩子,即便他犯错了,也相信他自己有纠错的能力,而作为父母,放手让他自己做主,孩子才能成为自己生命的主人。
我不希望我的孩子长大后,选择喜欢的工作,兴趣爱好,择业,结婚,都要过问我的意见,我希望他独立,有自己的主见。
而心理学家也认为,
追求信任,是一种积极的心态,是每个正常人的普遍心理,也是一个人奋发进取、积极向上、实现自我价值的内驱力。
道理都懂,做起来却难如登天,因为,我们是在被父母不信任的环境中长大的。但我们却不能再用这套经验对待孩子了。
这么一想,为人父母真是一件极具挑战性的高难度事情,在随后长达十多年的岁月中,我要时刻警醒自己,不断成长,如此,才不会用自以为是的爱绑架了我的孩子。
谢谢我的孩子,在没能征得他同意的情况下我就贸贸然生了他,在我还不成熟的时候就当了妈妈,现在我只能一点一点开始学习,但愿还不晚。
宝贝,为了你,我们愿意蜕去原生家庭带来的影响,愿意洗去旧有观念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只为了成就更好的你,而我相信与此同时,也是在重塑更好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