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说文解字345】“自”部

标签:
汉字溯源说文解字汉字字源汉字本意汉字本义 |
分类: 新说文解字 |
“自”部:
自、(亻自)、咱、洎、詯、(觉自)、(尸自)、(亯/自)、
臫、郋、(自/王)、(自/云)、(自/殳)、臰、臮、瘪(癟)、
鼻、嚊、(月鼻)、擤、(牙鼻)、襣、濞、(艹/鼻)、(鼻自/冖/儿)、(鼻臰)、劓:
一、字源字形:
二、含
自(zì):字形为鼻子,本义:鼻子。
鼻子是呼吸气道,表示:呼吸。
鼻子有嗅觉功能,表示:嗅觉。
表示:形状像鼻子之物。
气从鼻子端部进出,或鼻子有无呼吸作为生命的标志,或古认为人之胚胎,鼻先受形,故谓始祖为鼻祖,或鼻子代表头部,表示:首先,开始;开头。
鼻子内空表实的,像由;或有嗅觉功能。表示:由;从。在;于。
可能是自己知道自己时时在呼吸,引申表示:自己,自我。
鼻(bí):字形为上“自”下“畀”,或“(由/廾)”、或“(甶/廾)”,上自为鼻子;下畀,或(由/廾),或(甶/廾)为食物气味。鼻子嗅到的气味是无形的。本义:鼻子的嗅觉功能。
后来母字“自”多用来表示自己,衍生字“鼻”用来表示鼻子。
表示:呼吸。
表示:形状像鼻子之物。
表示:开端,起始。例,鼻祖。
表示:形状像鼻子之物。
以下为“自”的孶生字,表达相应的人、事、物的运动或状态:
(亻自)(ln):1.〈方〉咱们。闽语。2.〈方〉我。闽语。(注:即自己。)
咱(zán):1.我。我们。2.表示语气。(注:即自己。)
詯(huì):[说文]胆气满,声在人上也。(注:即呼吸声像说话似的。)
(觉自):與佛同。(注:即开始觉悟了。)
洎(jì):1.本义:像鼻涕似的较浓的液体。(注:即像鼻涕似的,比较浓。)表示:往锅里添水。浸润。汤汁。2.及,到达。(注:即鼻涕不是时时都有的,要等到一定状态时才会流出。)
(亻自):1.(xiè)。睡时的鼾声。作力貌。(注:尸为躺着,表示睡;自表示呼吸。合起来表示睡时的鼾声。鼾声粗重有力,表示作力貌。)2.(xì)。奰:壯大貌。也作“奰屭”。(注:即鼾声粗重有力。)
(亯/自):本义:祭献,供奉鬼神使其享受。【注:亯(享)的本义:祭献,供奉鬼神使其享受。鬼神像呼吸似的看不见。或鬼神吸取食物的无形部分。】
臫(jio):自重。(注:自表示:自己。乚表示:隐蔽;向内凹陷的。即自律,内敛,约束自己。)
郋(xí):汉代汝南郡召陵县的一里名。
(自/王):皇的异体字。(自表示头部,开端。)
(自/云):同雲。(注:即雲同鼻子呼吸的空气。)
(自/殳)(音珠):八觚杖也。(注:即有像鼻子似的的棱角。)
臰(chòu):同“臭”。(注:即鼻子闻到动物死后腐烂发出的臭味。)
臮(jì): 1.[玉篇]古文暨字。(注:即像两个鼻孔相连着。或有左右偏向。)2.[说文]众辞與也。(注:即很多人聚集在一起,像左右两个鼻孔似的,分左右两派。)
癟(瘪):1.(bi)。不饱满,凹下。皱缩的,不饱满的。枯萎。(注:即鼻子内是空的。)2.(bi)。〔瘪子〕2.1
嚊:1.(xiù)。古同“嗅”。2.(pì)。喘息声。
擤(xng):按住鼻孔出气,借以排出鼻腔内的粘液。
(月鼻):1. (音濞)。[集韵]肥壯也。[扬子.方言],盛也。自关以西秦晋之间语也。2.(音)。(月息)肉。[扬子.方言],(月息)也。[注]谓息肉也。(注:即鼻子内长的息肉。)
(牙鼻)(音灰):猪食。(注:即猪吃食时,先用鼻子拱食物。)
襣(bì):合裆的贴身内裤。(注:即像鼻子似的下部分两个孔。)
濞:1.(pì)。形容水流汹涌奔至所发出的声音。〔滂濞〕水聲。〔彭濞〕蕴积貌。〔懿濞〕深邃貌。(注:即像睡觉时粗重的鼻息声。)2.(bì)。〔漾濞县〕漾濞县,中国云南省的一个县。
(艹/鼻)(音鼻):草名。(注:即估计形状像鼻子的棱形。)
(鼻自/冖/儿):[龙龛]以鼻取氣也。
(鼻臰):与齅同。(注:即鼻子有嗅觉功能。)
劓(yì):1.古代割掉鼻子的一种酷刑。2.割除。
厉明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