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说文解字264】“句、勾”部

(2019-06-09 16:25:43)
标签:

汉字溯源

说文解字

汉字字源

汉字本意

汉字本义

分类: 新说文解字

“句、勾”部:

句、勾、佝、姁、怐、呴、眗、胊、朐、葋、夠、齁、拘、竘、蒟、(竹/竘)、(走句)、(咅句)、跔、(飠句)、痀、

(酉句)、袧、玽、(句)、軥、(田句)、

坸、岣、(阝句)、昫、煦、

苟、(犭苟)、笱、茍、枸、駒(驹)、狗、豿、豞、鼩、翑、蚼、

抅、(革勾)、鈎(钩)、(土勾)、芶、

邭、(禾句又)、鴝(鸲)、雊:

 

溝(沟)、購(购)、構(构):见“冓”部。

 

一、字源字形:

【新说文解字264】“句、勾”部

 

二、含      义:

句:

1.)。字形为外“丩”内“口”。本义:表示像张开的口似的,上下唇都向内弯(凹曲)曲,或两侧都向内弯曲(凹曲)。

表示:弯曲;曲。凹曲。凡曲折之物。

表示:弯曲程度大;曲的程度大。凡曲折程度大之物。

弯曲程度大,表示:止住。

2.gu)。高句骊:古国名,即“高丽”。

3.勾:1.gu沟)。本义:为一侧向内弯曲程度大。表示:弯曲。勾勒。勾结。勾引,引诱。捉拿,逮bu2.gòu遘)。引申表示:圈套。用同“够”。足够;能够。勾本作句。

 

以下为“句”的孳生字,表达相应的人、事、物、运动或状态:

佝:1.gu)。〔佝偻〕由于缺乏维生素D引起钙、磷代谢障碍导致的骨骼发育不良。俗称“小儿软骨病”。2.kòu)。〔佝瞀:〕昏味无知。(注:即弯曲。)

姁(x):1.老妇人。2.安乐。(注:即弯曲。)

怐:1.kòu)。〔怐愗〕愚昧无知。2.)。恐惧。(注:即心弯曲。)

呴:1.x)。慢慢呼气。2.hu)。古同“吼”。3.gòu)。鸣叫。(注:即张开口。)

眗:1.j)。1.古同“瞿”,左右惊视。2.中国古代西南有的少数民族称“盐”为“眗”。2.x吁)。〔眗同“煦”,笑。3.ku抠)。古同“眍”,眼睛深凹。(注:即向左右弯曲。)

胊():屈曲的干肉。

朐():车轭也。本又作軥。(注:即深度弯(圆)曲。)

葋():古书上说的一种草。

夠(gòu):本义:聚,多。数量上满足;足够。表示超过一定限度,无法承受下去。(注:即多到满足了。弯曲到最大程度了。止。)

齁(hu):熟睡的鼻息声。哮喘病。形容食物过咸或过甜以致口如火灼的感觉。(注:即张开口。)

拘(j):本义:拘留,拘禁。表示:束缚;限制。抽搐。(注:即双手被弯曲。止住。)

竘:1.q)。1.雄伟。2.匠人。2.ku)。1.治。2.巧。健也,匠也。(注:即匠人工作时,身体上下都弯曲。)

蒟(j):1. 〔蒟蒻〕a.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下茎为球状,可食,亦可制淀粉;b.这种植物的地下茎。均亦称“蒟头”、“魔芋”。2. 〔蒟酱〕一种用胡椒科植物做的酱,味香。

(走句)(音屦):1.织具。(注:即头端向内弯曲。)2.一曰竹名。

(走句)(音劬):《玉篇》同趯。走顾貌。(注:即向左右弯曲。)

(咅句)(音抚):健也。与同。

跔(j):天寒筋脉抽搐,手足关节不能屈伸。(注:即向内弯曲。)

(飠句)(音钩):《玉篇》牛饱也。(注:即腹部弯曲。)

痀(gu):曲脊,驼背。

(酉句)(音煦):《說文》醉醟也。《玉篇》凶酒曰醟。(注:即酒醉站不直了。腰弯曲,腿弯曲。)

袧(gu):古代丧服两侧的褶绉。(注:即弯曲。)

玽(gu):1.似玉的美石。2.玉名。

gu):“舟鹿”:舟名。大艑。(注:即大的向内弯曲。)

軥(衢):车轭两边下伸反曲以夹牲头的部分。(注:即两侧向内弯曲。)

(田句)(gu钩):田间小路。(注:即估计小路不平,像反的钩。)

坸(gòu):古同“垢”。别作耇。(注:即向内曲。)

岣(gu):〔岣嵝〕山名,在中国湖南省。

(阝句)(音诩):《玉篇》乡名。

昫():温暖的。《说文》昫,日出温也。(注:即太阳半出来,呈弯曲状。或弯弯曲曲的热气升起。)

煦():温暖;暖和。《礼.乐记》天地訢合,阴阳相得,煦妪覆育万物。《注》气曰煦,体曰妪。(注:即弯弯曲曲的热气升起。)

苟(gu):1.本义:草名。又:菜名。2.随便,轻率。姑且;暂且。(注:即弯曲生活。)

(犭苟):《韵会》本作狗。

笱(gu):安放在堰口的竹制捕鱼器,大腹、大口小颈,颈部装有倒须,鱼入而不能出。(注:即颈部向内弯曲。)

茍():自急敕。(注:即头像羊似的,两角向内弯曲。)

枸:1.gu)。盘错的树根。2.j)。植物名,即蒌叶。(注:即屈曲。)

駒(驹)(j):本义:两岁以下的马。泛指少壮的马。

狗(gu):原指小犬。后为狗犬的通称。(注:即狗的身体最会屈曲。)

豿(gu):古同“狗”。熊虎之子。《尔雅.释兽》熊虎醜,其子狗。《释文》狗,本或作豿。

豞(hòu):1.猪叫。2.猪叫声。(注:即猪张开口。)

鼩():〔鼩鼱〕哺乳动物,毛色灰褐或灰白,形极似鼠,但吻部细而尖,穿穴地中而造巢,吃昆虫、蚯蚓等,有益于农作物。亦称“鼱鼩”;古称“鼩”或“鼱”。

翑:1.)。1.1  羽毛末端的弯曲部分。1.2  后脚白色的马。2.)箭羽。(注:即羽毛末端弯曲部分。)

蚼:1.gu)。〔蚼犬〕古书上说的一种食人的兽。2.)。玄蚼:大蚂蚁。3.)。古同“(虫区)”。音苟。

抅(j):古同“拘”。《正字通》俗拘字。

(革勾)(音期):毂饰也。

鈎(钩)(gu):本义:衣带上的钩。引申为“钓鱼或挂物用的钩”。形状弯曲,用于探取、悬挂器物的用品。可分为钓钩、挂钩、带钩等。钩取;钩住。(注:即深度弯曲。)

:《五音篇海》藏经佛字。

芶(土勾):1.gu)。菜名。2.gu)。古同“苟”。

邭():古地名。

(禾句又)(音矩):木曲枝。(注:即弯曲。)

鴝(鸲)():鸲属鸟,身体小,尾巴长,嘴短而尖,羽毛美丽。

gòu):野鸡叫。《说文》雄雉鸣也。雷始动,雉鸣而雊其颈。(注:即雉鸣时,其颈向内弯曲。)

 

 

厉明忠  原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