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说文解字246】“敫”部

标签:
汉字溯源说文解字汉字字源汉字本意汉字本义 |
分类: 新说文解字 |
“敫”部:
敫、儌、嬓、憿、噭、(目敫)、撽、躈、邀、徼、
繳(缴)、璬、覈、
激、(穴/激)、墽、礉、竅(窍)、(究/敫)、曒、
薂、檄、獥、
皦、
(敫/心)、譥、(敫/角)、(白/方欠):
一、字源字形:

二、含
白(bái):本义:口几乎闭着吹水泡泡。
口几乎闭着吹水泡泡,表示:逼迫;强迫。
水泡泡内部是空的,表示:空。例,白手起家。
呼出的水气遇冷时,会产生白雾,表示:白;白色。
口几乎闭着吹水泡泡,表示:口鼓出来;鼓出来。裹起来。
方(fng):含义:把均分开的两个一半合起来。例1,用颈枷将犯人束缚的枷锁。颈枷为用两块,左右分别带半圆凹口的硬木板,将犯人头颈夹上,再锁住。例2,将两小船并列起来等。引申为:束缚;相互牵制。遮住;控制住。
放(fàng):1.放逐犯人;流放。2.解除约束;释放。3.放纵,恣纵。
即把犯人的颈枷解除,释放犯人,或将犯人流放到远处。
持木条敲击,把犯人驱赶到远处流放。
戴颈枷的犯人被释放,表示:侥幸。
敫(jio):字形为上“白”下“放”。含义:1.白白地释放。2.像吹泡泡似的放出。3.释放气。出纳的穴,表示关键。4.驱逐、驱赶出。放出。展现出。鼓出。用力赶出。5. 姓。
或表示:阻击犯人。
以下为“敫”的孶生字,表达相应的人、事、物、运动或状态:
儌(jio):贪求不止。侥幸:1.希望得到不应该得的。2.获得意外的利益或意外地免去不幸的事。(注:即像戴颈枷的犯人想被释放。)
嬓(jiào):古人名用字。
憿:1.(jio)〔憿幸〕古同“侥幸”,由于偶然的原因而得到成功或免去灾害。憿憭:以诚告也。(注:即像戴颈枷的犯人想被释放。)2.(j激)。快速。 (注:即像阻击犯人似的快速。)
噭:1.(jiào)。古同“叫”,呼喊,鸣叫。(注:即像口用力吹。)2.(ch)。古同“吃”。即代表口。3.(qiào)。牲畜的口,一般指牲畜的后窍,即肛门。(注:即像肛门用力排便。)同“躈”。
(目敫):1.(音激)。目不瞬也。(注:即像口吹气。)2.又(音皎)。《篇海》明也。一曰清别貌。
撽(摮):1.(qiào)。从旁边敲打。2.(yo)。古同“邀”,遮阻。3.(j)。古同“击”,打;敲打。(注:即像敲打犯人。)
躈(qiào):1.古同“噭”,牲畜的口;2.牲畜的后窍,即肛门。(注:即足为脚趾头,表示末端。)
邀(yo):本义:迎候。逢,遇到。阻拦;截击。请求;谋求。要挟。(注:即像在路上遇到奸盗似的。)
徼:1.(jio)。1.1
繳(缴)(jio):系在箭上的生丝绳,射鸟用。(注:即用丝连住,防止箭逃脱。)
璬(jio):玉佩。《說文》玉佩也。璬之言皦也。玉石之白曰皦。(注:即白色。)
覈(hé):1.通“核”。果核。《篇海》果中实也。2.核实。检验。3.翔实。《类篇》考事襾笮,邀遮其辞,得实曰覈。4.(音页)。邀也。5.(音纥)。与麧同。麦糠中不破者。6.(音竅)。《博雅》骰覈,骨也。(注:即像犯人包住实情(覀:包裹),或把包住之物弄出。)
激(j):水势受阻遏后腾涌或飞溅。(注:即像警察阻击犯人。)
(穴/激):回阨也。(注:即阻击。)
墽:1.(qio)。古同“硗”,(土地)瘠薄。2.(áo)。古同“嶅”。(注:即像犯人被颈枷锁住,动弹不得,无法发挥作用。)
礉:1.(hé)。1.1
竅(窍)(jiào):本义:会出气或水的孔,洞。表示:喻事情的关键。贯通。见“穴”部。(注:即吹出气或水的穴,特别的穴。)
(究/敫):与究同。(注:即寻找实情。)
曒(jio):古同“皦”,明。(注:即像日发出白色光。)
薂:1.(xí)。莲子。2.(xiào)。荸荠。(注:即像吹泡泡似的鼓出。)
檄(xí):古代官府用以征召或声讨的文书。檄文多用于声讨和征伐;移文多用于晓喻或责备。(注:即发出;放出。)
獥(jiào):1.狼子。2.母狼。(注:即估计为母狼产子时状态。)
皦(jio):1.古同“皎”,洁白,明亮。2.玉石洁白的样子。3.分明;清晰。4.清白。5.姓。(注:即发出白色。)
(敫/心)(音激):疾也。(注:即像警察阻击犯人似的快速。)
譥(jià):古同“叫”,痛呼。(注:即像犯人被戴上颈枷时痛呼。)
(敫/角)(音檄):《说文》杖耑角也。(注:即杖端角,像鼓出。)
(白/方欠)(音叫):《说文》所歌也。(注:即释放声音。)
厉明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