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说文解字194】“彳、徙”部

标签:
汉字溯源说文解字汉字字源汉字本意汉字本义 |
分类: 新说文解字 |
“彳、徙”部:
彳、徙、嘥、屣、蹝、(疒徙)、
縰、褷、
漇、
蓰、簁:
一、字源字形:
二、含
彳(chì):本义:小路。表示:慢步行走。
步(bù):甲骨文、金文和篆体1字形为,左右两脚(止),一前一后。本义:行走。
徙(x):字形为,左“彳”右“步”。1.本义:迁移。2.改变,变化。3.搬走,搬开。
表示:缓慢行走。缓慢转移;移动。
古文行走的速度从慢到快顺序为:徙、步、趋、走、奔。
以下为“徙”的孶生字,表达相应的人、事、物、运动或状态:
嘥(si):1.方言,浪费;糟蹋。2.方言,错过(机会)。3.方言,故意贬低。(注:即口头迁移。)
屣(x):1.鞋子。2. 穿着拖鞋走。(注:即缓慢行走。)
蹝(x):1.草鞋。2.趿拉着(鞋)。(注:即缓慢行走。)
(疒徙):同“癣”。会转移到别处的皮肤病。(注:即缓慢转移。)
縰(x):1. 〔縰縰〕众多的样子。2.古同“纚”,古时用来束发的布帛。
褷(sh):〔离褷〕羽毛初生的样子。(注:即缓慢成长。)
漇(x):1.沾濡湿润的样子。2.流动的样子。(注:即缓慢沾湿。)
蓰(x):1.草名。2.五倍为蓰。(注:即估计与脚趾为五只有关。)
簁(shi):同“筛”。下物竹器,可以除粗取细。(注:即缓慢移动。)
厉明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