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说文解字176】“白”部

标签:
汉字溯源说文解字汉字本意汉字本义汉字字源 |
分类: 新说文解字 |
“白”部:
廹、粕、帕、袙、珀、舶、鉑(铂)、
泊、萡、箔、砶、岶、
(禾白)、苩、柏、湐、狛、貃、鮊(鲌)、
(白白)、皛、(氵皛)、皨、(八/白)、
劰、敀、畠、(白/大):
皆:见“皆”部。
一、字源字形:
二、含
白(bái):
1.字形本义:口几乎闭着吹水泡泡。
或表示:呼气。
水泡泡的壁很薄,表示:很细薄。浅薄。
口几乎闭着吹水泡泡,表示:逼迫。
水泡泡内部是空的,表示:空。例,白手起家。
呼出的水气遇冷时,会产生白雾,表示:白;白色。
鼻子也会呼气,故古时有将白写成“自”。
口几乎闭着吹水泡泡,表示:口鼓出来;鼓出来。裹起来。
秋季天气转凉时,水汽在地面和叶子上凝结而成的白色水珠。故名白露。
江水遇到与空气温差大时,水面上会产生白雾。例,新安江水库下的白沙奇雾。
2.也表示:水烧开时,气泡不断往上冒出。
气泡从下向上升时,会从小变大。表示:大。上。升。
表示:热气腾腾。
水泡出水面就破裂,变成水气消失了。表示:消失。阴用事。空。回归。
气泡从下向上升而出,表示:逼迫。
以下为“白”的孶生字,表达相应的人、事、物、运动或状态:
伯(bó):本义:排行第一的,老大。《说文》伯,长也。(注:即水泡从下向上升时会变大。)
怕(pà):畏惧。(注:即像受到逼迫。)
(口白):咟字之讹。
胉(bó):牲体的两胁。(注:即牲体的两胁鼓出来。)
拍(pi):拍击。(注:即像气泡破灭。)
啪(p):1.一种突然、尖锐的响声。2.撞击(两个硬表面)而发出的砰然一声。3.微弱的或轻微的拍打声。(注:即像气泡破灭产生的声音。)
(走白)(pi):逼也。
迫、廹(pò):硬逼,逼迫。
粕(pò):本义:酒滓。《说文》糟粕,酒滓也。《释名》酒滓曰糟,浮米曰粕。或作魄。(注:即像许多气泡升出来。)
帕(pà):包头或擦手、脸用的布或绸,多为方形。(注:即裹起来。)
袙(pà):古同“帊”(1.帐子;2.头巾)。(注:即裹起来。)
珀(pò):琥珀,松柏树脂的化石。(注:即白色。)
舶、艊(bó):大船,海船。(注:即像大海里的一个小水泡。)
鉑(铂)(bó):金薄也。《正字通》金鉑,薄金也。藥紙隔金屑錘之,金已薄,紙不損。紙初褐色,久則色似烏金。本借薄,俗加金作鉑。2.一种银白色的贵金属元素,化学性质稳定,用于耐腐蚀的化学仪器等。通称“白金”。(注:即很薄。白色。)
泊(bó):本义:停船。止也。舟附岸曰泊。浅水易停。故泊又为停泊。“洦”。(注:即应该是水很少、很薄。)
萡(bó):古同“箔”。
箔:1.本义:竹帘子。2.养蚕的器具,多用竹制成。3.金属制成的薄片。(注:即薄。)
砶(pò):古同“珀”。
岶(pò):〔(山莫)岶〕茂密的样子。(注:即像起白雾似的。)
(禾白)(音粕):禾不实也。(注:即像水泡是空的。)
苩(p):古同“葩”。
柏(bi):本义:木名,柏树,也称“椈”。《说文》椈也。《六书精蘊》柏,阴木也。木皆属阳,而柏向阴指西,盖木之有贞德者,故字从白。白,西方正色也。
湐(pò):古同“洦”,浅水。
狛(bó):古书上说的一种似狼而有角的野兽。
貃(mò):古同“貊”。
鮊(鲌)(bó):白鱼。(注:即白色。)
(白白)(音帛):白色。与白同。
皛(xio):皎洁,明亮。《说文》显也。(注:即很白。)
(氵皛)(xio):〔渺皛〕水远也。一曰溔,水深白貌。(注:即白色。)
皨(xng):古同“星”。(注:即白色。)
(八/白):公古作。(注:即从厶里面出来。水泡从厶里出来。)
劰(mio):勤快。(注:即气泡用力地逸出来。)
敀(pò):1. 古同“迫”。2. 大打。(注:即水沸腾时,很多气泡争相逸出。)
畠:1.(zi)。古同“町”。2.(z)。古同“甾”。(注:即向上鼓出。)3.(tián)。日本汉字,旱地 。多用于日本姓名。
(白/大):1.(音杲)。大白泽也。2.(音宅)。光润也。
厉明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