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说文解字158】“禹”部

标签:
汉字溯源说文解字汉字本意汉字本义汉字字源 |
分类: 新说文解字 |
“禹”部:
禹、偊、聥、齲(龋)、(礻禹)、竬、踽、
瑀、
渪、(宀/禹)、(广禹)、(雨/禹)、
萭、楀、蝺、
鄅、(禹/土):
一、字源字形:
二
禹(y):说文1字形为,头朝下,头部或上身有壳(甲),下部(腹部)无壳(甲),并且有弯曲的脚。本义:白蚁。俗称白蚂蚁。
说文2字形为,本义:白蚁筑的白蚁巢。
以下为“禹”的孳生字,表达相应人、事、物、运动或状态:
偊(y):〔偊偊〕独行貌。(注:即像白蚁行走时,头朝下,像无亲朋似的。)
聥(j):1.张耳有所闻。2.惊。(注:即听到白蚁在咬墙或家具的轻声。)
齲(龋)(q):1. 〔龋齿〕a.牙齿发生腐蚀的病变,在牙面上形成龋洞,逐渐扩大,最后可使牙齿全被破坏;b.患这种病的牙。均亦称“蛀齿”;俗称“虫牙”。(注:即表面像白蚁巢的小孔。)
(礻禹)(j):姓也。
竬(q):立。(注:即像白蚁巢似的鼎立。)
踽(j):〔踽踽〕形容独自走路孤零零的样子。[说文]疏行貌。[玉篇]独行貌。(注:即白蚁行走时,头朝下,像无所亲似的。)
瑀(y)像玉的石头,白色。(注:即颜色像白蚁。)
渪(rú):古同“濡”。(注:即下大雨前,空气沾湿了,大量白蚁出来了。)
(宀/禹)、(y)(广禹):白蚁巢。(注:白蚁巢,像房屋似的。)
(雨/禹)(y):雨貌。(注:即雨像从白蚁巢孔流出似的。)
萭(y):古书上说的一种草。
楀(y):1.古书上说的一种树。(注:即估计该树的表面像白蚁咬过似的,或白蚁喜欢吃的树。)
蝺(q):高大。“(鼎)然而视之蝺焉美,无所可用。” (注:即白蚁巢,像鼎似的高大,但没有什么用处。)
鄅(y):地名。[说文]妘姓之国。
(禹/土)(y):同宇。屋边也。(注:即白蚁巢常筑在屋边。)
厉明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