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说文解字131】“尋(寻)”部

标签:
汉字溯源说文解字汉字本意汉字本义汉字字源 |
分类: 新说文解字 |
“尋(寻)”部:
尋(寻)、撏(挦)、
潯(浔)、燖、
蕁(荨)、樳(桪)、鱘(鲟)、
謝(谢):
一、字源字形:
二、含
尋、寻(xún):原为多个字。
甲骨文1字形为,两臂伸直丈量,表示:度量,测量长度,两臂伸直的长度为寻。即“寻”字。
甲骨文2字形为,表示:向下度量,即测量垂直长度。
测量长度,引申为表示:长。深。
六书通1字形为,用双手,从上到下找口子,表示:绎理;分理。寻求;推求;抽引而出。即“尋”字。
六书通2字形,表示:拔;扯。取。探。摘。即“挦”字。
六书通3字形为,脱、拔(乂)肉上的毛。表示:拔;扯。取。探。摘。或表示:绎理;分理。寻求;抽引而出。例,从麻中提取纤维。
六书通4字形为,双手握金属兵器,表示:讨伐,派兵去镇压 。
寻:[康熙字典]的楷体为“尋”,[说文解字]的楷体为“(彡尋)”。
以下为“寻”的孶生字,表达相应的人、事、物、运动或状态:
撏(挦)(xián):1.拔;扯。2.取。探。摘。
潯(浔)(xún):1.水边深处。
燖(xún):把已宰杀的猪或鸡等用热水烫后去掉毛。
蕁(荨)(qián):〔荨麻〕茎皮纤维可以做纺织原料,亦可做麻绳;(注:即绎理;分理。寻求;抽引而出。)
樳(桪)(xún):传说中的一种似槐的大树。(注:即木之最大者。高,深。)
鱘(鲟、鱏)(xún):〔鲟鱼〕属于鲟属和其他有关属的各种通常是大型的硬鳞鱼,体形细长。(注:即细长。或大型的硬鳞鱼。)
謝(谢)(xiè):1.甲骨文本义:向人认错道歉。(注:即度量到自己错了。)2.金文本义:同“射”。
厉明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