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说文解字105】“攸”部

标签:
汉字溯源说文解字汉字字源汉字本意汉字本义 |
分类: 新说文解字 |
“攸”部:
攸、
(方人/攸)、
浟、峳、
莜、筱、(鲦)、
(攸/女)、悠、滺、(攸/目)、跾、脩、(月脩)、滫、潃、樇、(虫脩)、蓨、絛、鞗、(攸/革)、鋚、焂、倐、修、蓚、儵、
條(条)、縧(絛、绦)、滌(涤)、窱、蓧、篠(筿)、樤、鰷(鲦)、鎥、倏、翛、鯈、(攸/虫):
一、字源字形:
二、含
攸(yu):字形为左“人”、中“水”、右“攴或攵”,表示:人在水里像攴似的裸露。本义:人在水里洗澡。
洗澡时,脱光衣服,表示: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安闲。
洗澡时,脱光衣服,表示:无拘无束,行动迅速。
洗澡时,脱光衣服,人像条状之物。表示:条状之物。赤条条。
身上搓出小条状废物(死皮),及洗澡水,表示:肮脏之物。
搓出死皮,洗净身体,表示:清除;除掉。洗涤。
搓出死皮,洗净身体,表示:整治;装饰,修饰,使完善。
身上每天都能搓出死皮,表示:长远。
反复搓擦身体,表示:来回摆动;摇摆。搓擦。
以下为“攸”的孶生字,表达相应的人、事、物、运动或状态:
(方人/攸)(yu):旌旗之旒。(注:即旌旗之旒在反复摇摆。)
浟:1.(yu)。〔浟浟〕(水)缓缓流动的样子。(注:像洗澡时,留在皮肤上的水滴在慢慢流动。)2.(dí)。〔浟浟〕贪利的样子。(注:即水面在反复摇摆(波浪)。)
峳(yu):〔峳峳〕传说中的怪兽名。形状像马,头长四只角。(注:即估计角在反复摇摆。)
莜:1.(yóu)。〔莜麦〕一年生草本植物,种子可磨成面供食用。亦作“油麦”。(注:即莜麦穗在反复摇摆。)2.(diào)。草田器。(注:即通过反复摇摆(搓擦)除草。)
筱(xio):小竹,细竹。(注:即竹细长,为条状物。)
(鲦)(tiáo):同“鰷”。〔鲦鱼〕体小,呈条状,肉可食,生活在淡水中。(注:即条状物。)
(攸/女)(音由):女字。
悠(yu):忧思。(注:即心在反复摇摆。)
滺(yu):古同“浟”,水流动的样子。(注:即水面在反复摇摆(波浪)。)
(攸/目)(chu):目不明。(注:即眼里流出肮脏之物。)
跾:1.(sh)。行走迅速。2.(chu)。脚病。(注:即脚里流出肮脏之物。)
脩(xi):干肉。(注:即修饰,整治肉。)
(月脩)(xi):进献。一曰致滋味为羞。为“脩”的孳生字。(注:即进献的肉要修饰,整治过。)
滫(xi):1.淘米水。2.小便。为“脩”的孳生字。(注:即肮脏之物。)
潃(xi):古同“滫”。(注:即肮脏之物。)
樇(xi):古书上说的一种树。为“脩”的孳生字。(注:估计该树用于修饰的。)
(虫脩)(音肃):虫名。
蓨(tiáo):羊蹄草,又名土大黄,多年生草本,属蓼科。为“脩”的孳生字。(注:即为条状物。)
絛(to):用丝线编成的带子。(注:即为条状物。)
鞗、(攸/革)(tiáo):马缰绳。(注:即为条状物。)
鋚(tiáo):1.铁。2.辔首铜饰。一曰辔首铜也。(注:即为条状物。)
焂(sh):光动貌。(注:即快速。)
倐(sh):同“倏”。
修(xi):1.修饰,装饰;装饰,使完美。2.整治,恢复完美。
蓚(tiáo):同“蓨”。
儵:1.(sh)。同“倏”。2.靑黑色。
條(条)(tiáo):小枝。(注:即为条状物。)
縧(绦)(to):用丝编织的带子或绳子。为“條”的孳生字。
滌(涤)(dí):1.本义:洗。2.除,清除。为“條”的孳生字。(注:即通过搓擦,清除脏污。)
窱(tio):〔杳窱〕深远、深邃的样子。为“條”的孳生字。
蓧(diào):除草用的竹编农具。为“條”的衍生字。(注:即清除、除掉草条。)
篠(筿)(xio):1.细竹。2.竹器。为“條”的孳生字。
樤(tiáo):古同“条”,植物的细长枝。为“條”的孳生字。
鰷(鲦)(tiáo):鱼名。白鲦。鱼纲鲤科。体长,侧扁,银白色,侧线紧靠腹部,性活泼,善跳跃,常在水面结群往来,迅速游动。为“條”的孳生字。(注:即为条状物。)
鎥(tiáo):金石。为“條”的孳生字。
倏(sh):本义:犬疾行。2.疾速。
翛:1.(xio)。〔翛翛〕形容羽毛残破。(注:即羽毛残破,为条状物。)2.(yu)。〔翛然〕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样子。
鯈(tiáo):古同“鲦”。即白鲦。产于淡水,身体狭长,背淡黑色,腹白,鳞细。
(攸/虫)(tiáo):水虫名。《山海经》独山末塗之水,东南流注于沔,其中多鳙,其状如黄蛇,鱼翼,出入有光,见则其邑大旱。(注:即为条状物。)
厉明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