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说文解字069】“昔、(仌仌/日)”部

标签:
汉字溯源说文解字汉字字源汉字本义汉字本意 |
分类: 新说文解字 |
“昔、(仌仌/日)”部:
昔、(仌仌/日)、借、惜、唶(口昔)、齰(齒昔)、腊、措、簎(竹/措)、(礻)昔)、(立昔)、踖(足昔)、趞(走昔)、逪(辶昔)、徣(彳昔)、瘄(疒昔)、
醋、錯(错)、矠(矛昔)、耤(耒昔)、藉、籍、(耤阝)、
(氵昔)、焟(火昔)、碏(石昔)、(宀/昔)、厝(厂/昔)、庴(/广昔)、(山昔)、
稓(禾昔)、棤(木昔)、蜡、
皵(昔皮)、斮(昔斤)、剒(昔刂)、(昔阝)、鵲(鹊)、(昔隹):
一、字源字形:
二、含
昔、(仌仌/日)(x):甲骨文字形为,太阳多次反复地上山(升起)下山(落下),来表示时间过去了很多天,本义:久远。以前。
甲骨文字形像太阳在绵延起伏的山峦。表示:1.绵延起伏不平;表面粗糙;皱纹。2.反复来回。3.反复上坡下坡。
甲骨文字形像太阳在绵延起伏的山峦。表示:很多。盛大。
金文3及六书通3字形为,既表示“干肉(腊)”,又表示经过了许多天。因为,通常在冬天,经过了许多天,把肉晒干了,肉表面有许多皱纹了。
六书通2字形为,太阳下山了,人在房间里睡觉。即夜。
六书通4字形为,表示:太阳在反复升、落。
(仌仌/日):为[说文解字]的楷体字。
昔:为[康熙字典]的楷体字。
以下为“昔”的孶生字,表达相应的人、事、物、运动或状态:
借(jiè):借,借进,借出。(注:即反复进出、来回。)
惜(x):哀痛,哀伤。(注:即对过去的事感到哀痛,哀伤。)
唶(口昔)(jiè):赞叹;叹息。(注:即赞叹;叹息过去的事。)
齰(齒昔)(zé):啮,咬。(注:即上下反复。)
腊(là):1.干肉。(注:即经过很多天晒的肉。)2.臘(x)的简化字。本义:年终祭祀。祭名。
措(cuò):放置,安放。(注:即从此处拿起,放到彼处。一上一下。)
簎(竹/措)(cè):用叉刺取。(注:即一进一出。)
(礻昔)(zhà):年终祭祀。(注:即盛大祭祀。)
(立昔)(què):惊貌。(注:即马反复惊立起来(前腿悬空)。)
踖(足昔)(j):长胫行也。(注:即行走时,脚反复一高一低。)
趞(走昔)(què):行走轻捷的样子。(注:即行走时,脚反复一高一低。)
逪(辶昔):古同“错”。
徣(彳昔):同“借”。
瘄(疒昔)(cù):1. 疹子。2. 古同“厝”。
醋(cù):(注:即酒经过了好多天,变成醋了。)
錯(错)(cuò):互相磨擦。锉刀。(注:即来回磨挫。交错。)
矠(矛昔)(zé):用矛刺取。(注:即一进一出。)
耤(耒昔)(jí):“耒”为犁地(田),“昔”为很多。耤的表面字意为耕很多地。古代天子、诸侯拥有很多田,需要征用民力来耕种,即为耤。所以,耤也表示:1.借力、借助;凭借。2.贡献;进贡。
藉(jiè):本义:把草铺在地上当衬垫。1.把草铺在地上当衬垫。(注:即衬垫有借助、凭借之意。)例,慰藉。2.把草铺在地上当衬垫,有杂乱之意。例,狼藉。3.把草铺在地上当衬垫,有践踏;欺凌之意。例,凌藉。
籍(jí):登记册,户口册。(注:即借助竹简记录政事。)
(耤阝)(jí):《说文》蜀地。
(氵昔)(zé):挡水的低坝。(注:即低坝像山坡似的。)
焟(火昔)(x):干。(注:即经过多天晒干了。)
碏(石昔):1.(què)。1.1.敬。1.2.石杂色。2.(x)。阻碍。(注:即高低起伏不断。)
(宀/昔)(x):夜。
厝(厂/昔)、庴(/广昔)(cuò):磨刀石。(注:即刀来回磨挫。)
(山昔)(zhái):山形。(注:即山峦起伏绵延不断。)
稓(禾昔)(zuó):古乡名,在今中国四川省邛崃县。
棤(木昔)(què):树皮粗糙。(注:即粗糙。)
蜡:1.(q)。《说文》蝇胆也。《周礼.秋官.蜡氏注》蜡,骨肉腐臭,蝇蟲所蜡也。2.“蠟”(là)的简化字。《玉篇》蜜滓也。《陸佃云》蜂之化蜜,必取匽豬之水,注之蠟房,而后成蜜。故谓之蠟者,蜜之蹠也。3.(x)。同“臘”,古代祭名。周朝年终大祭万物。
皵(昔皮)(què):树皮粗糙坼裂。(注:即粗糙。)
斮(昔斤)(zhuó):斩;砍。(注:即一下一上地砍。)
剒(昔刂):同“错”。
(昔阝)(xí):乡名。
鵲(鹊)、(昔隹)(què):喜鹊。[诗.召南.鹊巢]维鹊有巢,维鸠居之。成语“鹊巢鸠占“。(注:即斑鸠居住的巢,以前是喜鹊筑的。)
厉明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