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说文解字012】“夭”部

标签:
汉字溯源说文解字汉字字源汉字本意汉字本义 |
分类: 新说文解字 |
“夭”部:
夭、仸、妖、(忄夭)、(口夭)、扷、飫(饫)、殀、
矨、
沃、鋈、(冫夭)、宎、穾、岆、
秗、芺、(礻芺)、笑、(口笑)、枖、(鹿/夭)、
镺、
呑:
躍(跃):见“翟”部。
一、字源字形:
二、含
夭:
1.音(o),甲骨文、金文字形为,一个人或动物,手(前肢)弯曲着,头还不能直立。本义:初生的婴儿。表示弯曲;初生等。
2.音(yo),为“殀”。即初生的婴儿死了。
3.六书通字形,表示娇美或怪异,为“妖、”字。
以下为“夭”的孳生字,表达相应的人、事、物、运动或状态:
仸:1.(yo)。瘦弱。弯曲,卷曲。2.(fó)。古同“佛”。
妖(yo):1.媚,艳丽。2.古称一切反常怪异的事物或现象。
(忄夭)(o):怔之貌。
(口夭)(ào):《玉篇》婬声。又《集韵》咋,犬多声。
扷:1.(b)。古同“拔”。2.(ào)。量,称。
矨(yng):短小的样子。
沃(wò):把水从上浇下。(注:即水从上浇下,渗到泥土了,像消失了。)
鋈(wù):镀。
(冫夭):同“沃”。
宎(yo):1.屋子里的东南角。2. 风吹入孔穴中发出的声音。
穾(yào):1.结构深邃的。2.幽深。
岆(yo):山名。
秗(yù):古同“饫”。
芺(o):古书上说的一种草,亦称“苦芺”,嫩苗可食用。
(礻芺):《集韵》同祅。《说文》地反物为。通省作祅。《韵会小补》亦通作妖。
笑(xiào):本义:因喜悦开颜或出声。像竹子受到风吹时,弯曲着身子在笑。这种笑是喜悦开颜的。
(口笑):俗笑字。
枖:1.(yo)。古书上说的一种树。2.(yo)。枖枖:古同“夭夭”,茂盛。《说文》枖,木少盛貌。
(鹿/夭)(o):《玉篇》麋子也。
镺(o):长。
呑(tn):同“吞”。《说文》咽也。又《广韵》吞,灭也。
厉明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