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何教育学生正确处理学与玩的关系

(2011-04-25 14:05:26)
标签:

教育

分类: 实验课题

如何教育学生正确处理学与玩的关系

实 施 方 案

 

课题名称:如何教育学生正确处理学与玩的关系

课题提出:学习是少年儿童的生活重心,通过学习,使他们获得应有的知识和技能,为今后走上社会,为社会服务作好准备。玩是少年儿童的天性,小孩子都爱玩。孩子由于年幼、贪玩,经常处理不好学与玩的关系,造成学习困难。学与玩的这种结合,可以就是充分的根据学生的天性,使学生在玩在增长知识,在玩在得到乐趣,从而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完成知识的积累,并在玩与学的结合中发展学生的能力,在玩中使知识得到应用。因此这一个课题其实就是将玩做为我们教育过程中的实践环节。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开展学与玩相结合的活动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帮助孩子摆正学与玩在生活中的位置,正确处理学与玩的关系是促进少儿健康成长的重要课题。

二、现状

    在国内已有人提出愉快的教学模式,而本课题主要着眼于信息技术课中学生学与玩的结合,使学生在玩的过程中了解玩的科学,在玩中学习科学。

三、活动的理论依据

1、  现代心理学家皮亚杰活动决定人的发展的理论。人是活动中的个体,在人与环境、人与教育、人与遗传这三对关系中,活动是最关键的因素。

2、  科学关于活动的理论:科学本来是一种探索真理的活动;科学实践是科学素养的基础;科学才智的发展需要更多的实践机会。

3、动机激发理论:学习是否有成效主要取决于学生的学习动机。

    4、教育学的社会性与实践性理论。教育本质上与人类生活、生产及社会活动融合在一起,人的一切生产活动的目的在于人自身的发展,完整素质的提高。

     5、减负与提效的要求:素质教育要求减去学生不必要的负担。同时也提出了提效的要求。

四、活动的原则

    1、兴趣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善于从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提出学生感兴趣的常识研究活动。

    2、实践性。学生好动的心理特征与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原则决定了小学信息技术课应以实践为主。

3、主体性。常识活动的主体是学生,老师只起辅导作用,不能包办代替。因此,老师要把活动的自主权交给学生,鼓励学生自己去质疑、探索、创新,要创设充分的机会让学生施展才能。

4、教育性。在开展常识研究活动的同时,要重视培养学生学会材料的收集、鉴别、整理、实验的操作过程,数据的分析比较等一整套较简单的科学方法。要重视培养学生相信真理、尊重客观,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要重视培养学生刻苦钻研、百折不挠的科学品质。

五、预期效果

创造一种学与玩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减负的基础上掌握更多的知识,从而提高教学效率,达到减负增效的目的。

六、研究步骤

    1月份资料检索、确定课题、论证课题、制定研究计划。

    2-3月份成立:信息技术兴趣小组;在课堂教学中探究学于玩的教学模式。

    4-5月份进行学与玩的课堂教学模式初步展示(校公开课);结合各兴趣小组的活动继续探究学与玩的教学模式。

    6月份兴趣小组成果展;学与玩教学模式基本成形,对学与玩课题进行总结与评估。

七、参考资料

1、《小学教育学》叶立群主编 人民教育出版社

2、《教育学》南京师大教育系 人民教育出版社

3、《小学信息技术》4-6年级的教材及教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