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天田新异
今年5月中旬,笔者随摄影团到著名摄影胜地福建霞浦采风。5月16日这天上午大潮,按计划当天日出前到馒头山拍摄,上午高潮时探寻霞浦东安海上渔民村的神秘生活。上午八点完成馒头山拍摄任务,匆匆吃了块面包,就在当地摄影家协会的带领下乘车赶赴码头,分乘两艘渔船南下。经过十几分钟的航程,我们登上一座小岛,在这里居高临下,素有中国“威尼斯”之称的海上渔村尽收眼底。尽管对海上渔民村早有耳闻,但大潮时渔民村的壮观景象还是让人惊叹不已。
海上渔民村坐落于霞浦东安南北狭长的港湾里,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天然的避浪环境,使这片海域成为当地渔民的养殖天堂。数不清的网箱、竹排和小屋连成一片,形成了漂浮在海面上的大渔村。这片海上渔村已有20多年,布局像一座低建筑城市,只不过建筑物变成了连片的竹排和网箱,航道和渔船替代了街道与汽车。在连片的网箱边上,散落着形态各异的简易房屋,鳞次栉比,五颜六色。大部分房子都有编号,每个房子一户人家,旁边的平台就是这家的养殖场。虽然这片渔村规模很大,但感觉管理的井井有条。
当地带队的朋友介绍说,其实渔民在陆地上也有房子,由于每天需要巡视网箱,喂食、下苗或收获,他们绝大部分时间都在海上居住生活。这里的渔民很勤劳,虽然养殖收入不菲,有的还雇了工,但挣钱也不容易。船是渔民唯一的生产和交通工具,无论淡水、生活必需品、养殖的水产品还是其他物资,都是用吨位不等的木船或铁船进行运输。五月中旬是海带收获的季节,海上船只穿梭往来,渔民村一片繁忙景象。
海上渔村没有城市里的喧闹,也没有熙熙攘攘的人群,只有轻轻起伏晃动的养殖平台和小屋。小屋用简易板材搭建而成,大小不一,彩色斑斓。远远望去星星点点,点缀着成片竹排,景色极为壮观。白天,渔民们泛舟于海上或漫步于平台,工作轻松悠闲自得。傍晚,木屋上空炊烟袅袅,饭香合着海风的咸味飘荡。渔民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看似艰苦,其实安逸,好一派世外桃源的迷人景象。
渔民村西侧的航道上有一家小卖部,老远就能看得到醒目的制式广告牌,对渔民的日常生活很有帮助。小卖部的男主人在平台上翻晒海带,女主人是位年轻母亲,正坐在门口给宝宝喂奶。小卖部占了他们房子的一小半面积,店面虽然不大,商品却很齐全。大到灌装液化气,小到日用百货应有尽有,价格也跟陆地上差不多。房子的大半是这家人的生活区,也许是有小孩的原因,房子里显得有些凌乱。虽然渔民们住房简陋,但生活气息很浓厚,这种简单而又安逸的海上生活别有一番滋味。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