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训练孩子自己吃饭。在这方面,西方国家的父母做的比较好。当孩子能坐着吃软性食物后,可在房间的空旷位置放一块垫子,或给孩子购买一个儿童餐椅,围上肚兜,把小手洗干净,让孩子坐在垫子上或餐椅里,把食物放在孩子面。刚开始训练时,可先让孩子练习用手抓饭吃,1岁半后改用汤匙,2岁后改用筷子吃饭,3岁以后就可上桌与父母一起用餐。训练孩子用餐时,由父母决定用餐地点、时间和食物种类,吃多少由孩子自己决定,开始可少放些饭菜,吃完了再添加。孩子刚开始练习独立用餐,可能会弄得满地满身都是饭菜,但父母不要去帮忙,等孩子吃完后再帮助收拾,这样孩子就会慢慢习惯自己用餐了。
2、保障孩子安心用餐。很多孩子吃饭时精力不集中,喜欢边玩边吃,这样会影响孩子的食欲和进食乐趣,父母应当及时给予纠正。一是孩子吃饭时,父母要关掉电视、拿走玩具,清理用餐点周围所有能吸引孩子的物品,以便集中孩子的用餐精力。二是家长要与孩子同时用餐,用餐时不讨论问题,以避免孩子分心,给孩子创造一个安心进食的环境。这么做是让孩子明白,就餐时间只能用于吃饭,不能用于玩耍或做别的事情。三是要给孩子固定吃饭位置,尽量避免走到哪里吃到哪。经过一段时间引导之后,只要到了饭点,孩子就会主动到吃饭的地方等候美味佳肴。
3、养成定时就餐习惯。家长每天给孩提供3个正餐,就餐时间与成人同步,两餐之间至少要间隔4个小时,午餐与晚餐之间,可给孩子提供少量点心,其它时间只提供水,并尽量不提供饮料,确保孩子到了饭点就能有饥饿感。这样既可以让孩子养成每天定时就餐的习惯,充分享受解决饥饿带来的快乐,也可防止孩子恋上各种零食和垃圾食品,有利于孩子正常的营养摄取和身体健康。
4、赌气不吃饿上一餐。这个办法很管用。如果孩子正在玩耍的兴头上,被父母终止玩耍吃饭会发脾气,常用“我不吃饭了”来要挟父母。遇到这种情况,千万不要去哄或训斥孩子,可采取三个步骤进行引导。
一是饿上一顿。父母该吃饭吃饭,吃完后立即收拾餐桌,并当着孩子的面把剩菜剩饭倒掉,用行动告诉孩子,你这顿饭没的吃了。
二是羞辱一番。父母可唱个双簧给孩子听:比如,妈妈可跟爸爸议论说,“咱家的宝宝是不是傻孩子,要不怎么动不动就不吃饭了?”爸爸可回应妈妈,“是不聪明,要不怎么不想想他是给谁吃的饭?”。孩子听到父母这种议论自己,会思考自己不吃饭是不是真的很傻。
三是教育一番。当孩子饿了要东西吃时,不要马上给,连续几次后再提供少量点心,并借机告诉孩子:“人为什么要吃饭,为什么每天要吃三顿饭,为什么要按时吃饭”等道理,这样一次就可根治孩子赌气不吃饭的毛病。文/天田新异;图/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