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国家的每项重大政策出台后,都会跟进相应的配套落实措施,既便是某项政策在开始实行时存有漏洞,也会很快被发现并加以完善,“单独两孩”政策也是如此。但据媒体报道显示,随着“单独两孩”政策在各省市相继落户,一些想生二胎的非独夫妻试图通过险招来规避生育风险,结果不但没能逃脱违规生育的处罚,反而断送了自己及家人的幸福生活。因此,以下三种二胎生育招数都有很大风险,应为非独夫妻生育二胎的前车之鉴。
险招一,牺牲老人幸福换取二胎指标。张先生今年34岁,育有一个7岁的儿子。他觉得儿子一个人很孤单,经常求他邀请亲戚家的孩子来家里玩,每次看到堂姐来家就特开心。张先生为了让儿子有个伴,与妻子很想再生一个孩子。但张先生有个双胞胎的姐姐,不属于独生子女;妻子原本是独生子女,但岳父去世后岳母改嫁,继父有三个孩子,妻子也不属于独生子女了。根据夫妻一方是独生子女且只有一个子女的家庭可认定单独家庭的政策规定,张先生的妻子有同母异父兄弟姐妹,不符合二孩生育规定,张先生便动了劝说岳母离婚的自私念头。
此种情况一般发生在夫妻一方本来是独生子女,原本符合“单独两孩”生育政策,但由于长辈再婚后的配偶有孩子,便失去了独生子女待遇。为了达到生育二胎的目的,便以牺牲长辈的幸福为代价,换取二胎合法生育指标。且不说长辈是否愿意牺牲自己的幸福为子女生二胎创造条件,但就这种想法本身就很不人道。因此,夫妻生不生二胎应顺势而为,以影响和牺牲长辈晚年幸福为代价的做法不可取。
险招二,夫妻假离婚生二胎后再复婚。陈先生与林女士红6年前登记结婚,夫妻头胎生了个女儿,为了再生个孩子,便想出了“先假离婚,生完二胎后再复婚”的点子,并签订离婚协议办了手续。协议约定离婚后女儿归陈先生抚养,赔偿林女士3万元,同时陈先生和女儿在社里的分红由林女士接受,一栋宅基地的第3层归也林女士所有。然而不久,陈先生发现林女士就是想通过“假离婚”达到真离婚、得到本不属于她的财产的目的,便把林女士告上了法庭。但法院审理后认为,陈先生和林女士签订离婚协议书,并在民政部门办理了离婚手续,两人的离婚合法有效。协议中关于子女抚养、夫妻共同债权债务的处理、陈先生赔偿3万元及由林女士收取陈先生在社里的分红均合法有效,双方应恪守履行。但宅基地房是陈父的财产,庭审中陈父明确表示不同意由林女士居住使用,此约定无效。
这种情况多发生在不符合二胎生育政策,又想再要一个孩子的夫妻身上,目的是通过假离婚使第二个孩子的出生合法化。一般是夫妻先办理假离婚手续,把孩子判归男方抚养,女方再找一位未生育的男人办理假结婚登记手续,等二胎孩子出生并落户后与其离婚,协议孩子由女方抚养,真夫妻再办理复婚手续。这种假离婚再复婚的招数风险也很大,一旦夫妻一方在假离婚期间对假丈夫产生了感情,容易使假离婚变成事实,陈先生就是因假离婚丢了妻子破了财,还要独自承担抚养女儿的义务。因此,夫妻为了多生一个孩子去冒“偷鸡不成蚀把米”的风险实在不值。
险招三,采用游击战术躲避计生检查。城郊的刘先生和李女士婚后育有一女,今年4岁。三年前城中村改造,自愿由农民转为城镇居民,失去了头胎女孩可再生一胎的政策待遇。夫妻两人为生计考虑,原本不打算再生育二胎,但刘先生的父母却坚决反对,非要抱上孙子不可。去年4月份,李女士意外怀孕,为保住这个孩子,夫妻便把女儿丢给老人外出打工,想等孩子出生后再回来,结果被人发现举报。李女士从此便与计生人员打起了游击战,直到今年2月终于如愿生了一名男孩,但孩子出生后一直病病殃殃,刘女士的身体也大不如从前,加上催缴社会抚养费的也时常登门,使原本幸福的一家被超生搞得鸡犬不宁。
中国的重男轻女思想根深地固,虽然现在经济比较发达,人们的思想也没有以前那么封建了,但是历史遗留的男轻女现象仍非常严重。特别是在农村,几乎所有人都将家里必须有个男孩作为理所当然的事情,没有男孩的家庭会被人称为“绝户”,在街面上就失去了话语权,好像生活就没有了意义。因此,有些头胎女孩的夫妻为了生男孩,先采取瞒天过海的方法隐瞒孕情,暴露后就东躲西藏,逃避孕情普查,等到了大月份无法引产时再回家待产。由于这种“游击战”的日子很艰难,加上营养不良,精神高度紧张,生病乱用药等问题,虽然生了二胎,但却落得个妻子病歪歪,孩子不健康的结局,教训十分深刻。
中国青年报3月24日发了一篇报道,说河北南部农村现找媳妇难问题,女方索要的彩礼要3斤3两百元大钞。邢台平乡县,邯郸曲周、鸡泽、广平、馆陶等地更是四五个小伙子排着队跟同一个姑娘相亲,“找媳妇难”已成为农村男青年的普遍困惑。隆尧县更有村委会向所有村民承诺:只要把女儿嫁到本村就奖励2000元;只要把本村或外村的女青年介绍给本村的男青年就奖励介绍人1000元。
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如此严重的男女比例失调?当地计生部门和村民给出的答案有两个:一是重男轻女惹的祸。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很多人偷偷对胎儿做性别鉴定,“查出来是女孩就做流产,所以这一拨净小子”。二是当地农村计划生育政策惹的祸。因为第一胎为男孩的夫妇是不允许生二胎,而第一胎是女孩的则会允许生二胎,正是这样的生育政策导致了如今农村人口出现男女比例失衡。
有调查显示,众多一胎是女孩的女性,由于生活压力大,精力不够用,教育成本高等原因本不想再生二胎,主要是重男轻女、延续香火的公公婆婆的压力较大。但生二胎毕竟是件大事,夫妻应有自己的主见,不仅不能用怪招违规生育,为了自己这代人的幸福,也为了避免豫南农村青年找不到媳妇的窘境在20几年后再现,还是顺其自然的好。文/天田新异;图/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