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几米推荐育儿博客,谢谢编辑推荐新浪育儿!
【导读】张某与男友未婚同居,7年先后生下6个子女,却被她在5年里卖掉了3个。2006年,时年16岁的张某与19岁的男友王某恋爱同居,次年生下第一个儿子。2008年11月,他们又生下第二子。由于两人都没有固定收入,家庭经济条件拮据,1个多月后,通过他人介绍,将第二个儿子以6000元价格卖给了长沙浏阳市的一对夫妇。2009年10月,两人生下第三个男孩。孩子两个月大时,被以2万元价格卖给了一对60多岁的老年夫妇。2012年9月,张某生下第5个孩子,这个男孩出生3个多月后,又被她以1万元的价格被卖到了衡阳市一对夫妇家中。张某和王某给卖掉的三个儿子均取同一个名字。2013年两人被公安机关抓获后,被卖掉的第一个儿子和第三个儿子先后得到解救,而第二个儿子至今没有下落。
读完这篇报道,心理就像打翻了五味瓶。旧社会劳苦大众因为受剥削穷的揭不开锅,有迫卖儿卖女的现象,曾一度成为新中国成立后的“忆苦思甜”对象,那时的卖儿卖女悲剧让人同情。而这起年轻母亲卖儿案发生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新社会,留给人们的是对被卖新生儿遭遇的同情,案件本身的痛心和对卖亲生儿行为的愤慨!
在这起案件中,被卖掉的3个新生儿是最大的受害者。3个孩子分别在出生后1个月、2个月和3个月被卖掉,还都在哺乳期的3个孩子,本应该躺在妈妈怀里,享受母爱的幸福,品尝母乳的甘甜,却被母亲以总计26000元的价格卖掉。虽然被卖掉的3个孩子中已有2个被解救,但仍有1个孩子至今下落不明。如果这个尚未解救的孩子被人贩子卖来卖去,他将会踏上万劫不复之路,其未来令人担忧。即便最后3个孩子都被解救回来,这对年轻父母又该如何面对他们?俗语说,也纸里包不住火,当被解救的孩子们懂事知道自己被生母卖过,必然会给孩子留下心理阴影,对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产生不利影响,
这起卖儿案本不该发生。张某和王某连续生了5个孩子,竟没有遇到任何指导和干预,无论是双方家长还是当地有关部门都负有失察之责,暴露了当地计生管理工作的漏洞。首先,张某与王某恋爱同居时,张某只有16岁,还是未成年女孩,王某已经涉嫌就违法。即便王某是个法盲,那么双方家长为何没有出面制止他们的同居行为?其次,张某和王某明知无固定收入来源,根本养活不了孩子,为何在同居中不采取避孕措施,避免孩子的出生?再次,孩子出生一般都在医院,张某和王某尚未结婚,不可能拿到孩子的出生证,接生医院和当地计生部门为何就没有进行调查干预?
这起卖儿案有许多教训可以总结,应为对未婚子女管理教育之鉴。一是要加强对未婚子女的管理。不能放纵未成年子女的未婚同居行为,防止孩子未婚先育。在本案中,如果张某或王某双方家长中,哪怕有一方家长尽到管教责任,都不会造成卖儿悲剧。二是要加强未成年子女的婚恋教育。要告诉孩子正确处理性生理和性心理问题,青春期出现性焦虑和性困惑是正常现象,培养孩子正确的性心理、性观念和性道德,让子女认清未婚同居和未婚先育的危害性,避免一失促成千古恨。三是计生部门要认真查找管理漏洞。要建立完善的计生管理工作责任制,加强计生管理工作,堵塞管理漏洞。村镇两级计生管理工作者,要认真落实辖区孕情普查制度,及时发现和干预未婚同居生育现象,避免类似卖儿卖女的悲剧重演。文/天田新异;图/来自网络
加载中,请稍候......